台湾的文学环境与大陆不同,在科幻小说创作上也呈现两异的现象。台湾的科幻小说发展没有遭遇大起大落的震荡,在稳健中缔造了精良的表现,从年代分期看大致有这样几个发展阶段。1.六十年代(1960—1969)①台湾科幻小说创作起步甚晚,在六十年代之前,文坛上尚无科幻小说影迹,直到1968年才揭开了台湾科幻创作的序幕。1968年,张系国在《大学杂志》发表了《超人列传》,成为台湾科幻小说的开拓之作。随即《微信新闻》刊印了张晓风的《潘渡娜》,这是一篇描写关于科学家造人的悲剧,由于当时张晓风已是享富盛誉的散文作家,她的尝试立刻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该年年底,以写作一般文艺小说见长的黄海也在《中华副刊》发表了《航向无涯的旅程》,开始了一系列以太空冒险旅行为背景的科幻创作。从此,台湾的科幻小说创作才逐渐有了成绩。由于作家的科幻创作,引起了出版界对科幻作品的兴趣。196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美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ArthurC.Clarke)的科幻小说《月球历险记》。这是台湾第一本科幻译作。隔年志文出版社也出版了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因为原著者的盛名造成了该书的轰动。无可讳言,六十年代后期是台湾跨出科幻小说创作步伐的历史时刻,但是当时对于科幻文类的肯定与推广却仍停滞不前,作家的创作只是“因利乘便写起科幻”②,并未能高揭科幻小说的旗帜,在创作心态上也唯恐遭受正统文学的批评,因此无法带动科幻小说创作风潮。2.七十年代(1970—1979)七十年代初期,黄海将其在报章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