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其中第十四条要求:“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早在1994年12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曾明确提出,“各科技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工作者要积极投身于科普事业。”①1999年12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致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信中说:“要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起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②因此,不论是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或是从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方针来看,对大学生开设科普创作课程都势在必行,而且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些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话题谈了很多,却很少有人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这主要是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存在着盲区、误区。科普不但对提高社会生产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是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是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的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是发展科学技术本身的需要,是科技事业的喉舌、翅膀和基础;科普对帮助人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假借科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