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世界是科学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而科学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预言早已得到实现。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小松左京的长篇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就是将自然科学渗透到文学的典型例证。可以说,这是一部地质学和文学联姻的作品。《日本沉没》这醒目的标题已显露情节,小说开篇就预示灾难。东京缺水,酷热异常,中署、发病.死亡现象发生,而尤为引起人们恐慌的是南方一个无名小岛竟然“无缘无故就突然下沉了”,“下沉的速度和战前潜水布注水下潜的速度一样”。接着是伊豆地展、天城山火山喷发和相模湾海啸。这一切预示着日本列岛行将沉役,并在地球上永远消失。在末日来临之际,日本自然不会平静如水,民族存亡、人类生存问题紧迫而尖锐地搜在人们面前.然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过程,日本沉没从文学角度说纯属幻想和虚构,可从自然角搜_说,它则需要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翔实的科学依据来展示自然的变迁,从而通过自然的危机来影响人类的完机。这就是小说为什么随时出现地质学,包括动力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知识的原因小说诸因素行将和这些地质学知识相互嵌人风雨同舟,以期完成自己的文学使命。地质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主要运用逻辑思维.而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则需要运用形象思维,《日本万没》虽然是地质学和文学联姻,但它对地质现象的描写并不概念、判断、推理化,而是始终枯连着对生活的具f感受,驰骋着丰富的想象,饱含着感情,创作出动人而又立休的“地质”形象.例如,《日本沉没》写地展:“丹泽甲府、静冈、沼津一带又发生了强烈的地展。三分钟后,富士山发生直达顶端三百米的大爆炸。从山顶西北广东南扩展的裂缝,把富士山截成两截,瞬息间,山容为之变貌。”“在房屋振憾和轰隆的巨响中间,还混杂着犹女阴曹地府严刑拷打的鬼哭狼味声”。写海啸:“大海啸接踵而来,高达八至十来,把正在燃烧的易燃物卷向四履_八方·一大海,用它那宽阔的舌头,把人类依靠技术力量从什么地方夺来的东西飞又把它送回原处去。”写陆理下沉:岛上三个人沿着海岸逃向岛顶,海水跟踪而来,渐渐“岛子已经消失,脚下全是水,脚踩下去举落无着,充茫夜海.风急浪高.头上是阴暗的天空。”写火山喷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