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集纪念王晋康科幻创作20周年!
谨以此文集纪念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
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历史看未来,站在地上看星空,这使王晋康的作品常常具有独特的视角。因此对王晋康科幻作品展开研究显得很有意义。
——雷达,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王晋康是一位勤奋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富有创新精神和东方风格,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中国科幻宝库增添了可贵的一页。
——叶永烈,著名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王晋康的科幻创作,使中国新生代科幻创作的代表。他不但具有一代中国科幻作家的内心向往,还具有这一代中国人对科技带来全新生活的渴望。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王晋康是我们中的佼佼者。
——吴岩,著名科幻作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晋康是中国科幻新时代里的巨人。没有他,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科幻文学会那么快从困境中挣脱而出,更无法想象今天的大好局面。王晋康的科幻创作是一座宝库,对这座科幻宝库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科幻的一种总结,更是对中国科幻未来的一种有益投入。
——姚海军,《科幻世界》主编,副总编,著名科幻图书出版人
序言 /王卫英
名家寄语
科普界、主流文学界与科幻文学界的对话融合
——“王晋康科幻创作20周年研讨会”学界代表发言集萃
科学幻想是创新的灵感 /刘嘉麒 /003
科幻发展带给我们以惊喜 /孙郁 /005
为河南人骄傲自豪 /柳建伟 /007
科幻是中国想象力的解放 /张颐武 /009
中国元素是王晋康小说生命力的表征 /孟庆枢 /014
科普作家眼中的老王 /董仁威 /017
科幻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刘兵 /019
祝贺王晋康,祝福科幻 /石顺科 /021
王晋康科幻创作评赏
跨越时空又立足现实的冥思苦索——推介王晋康的几部代表著作 /郝树声 /025
王晋康——真善美的求索者 /韩松 037
王晋康——中国科幻的思想者 /赵海虹 /049
王晋康——构筑中国科幻的根基 /姚海军 /065
科幻界的文学原教旨主义者——《王晋康精典科幻小说集萃》序言 /何夕 /069
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汤哲声 /072
从“超人类”困境到“黄皮肤上帝”——浅析王晋康科幻作品中的文化政治议题 /王瑶 /087
珍贵的末日体验——《逃出母宇宙》序言 /刘慈欣 /098
在“宇宙灾难”面前——读王晋康《逃出母宇宙》 /雷达 /103
“小宇宙”拯救“大宇宙”——读《逃出母宇宙》 /汤哲声 /106
应对宇宙灾变的新预案——评《逃出母宇宙》 /江晓原 刘兵 /111
绝地挣扎与自我救赎——论《逃出母宇宙》 /徐彦利 /115
跳出人类文明的“母宇宙”——评《逃出母宇宙》 /王卫英 张懿红 /124
“唯科学主义者”的绝妙画像——评《黑钻石》 /郑军 /128
亚当归来乎?——评《亚当回归》 /高建军 /131
抗争宿命之路——评王晋康处女作《亚当回归》 /姚利芬 /136
那个倏忽而逝的狗男人——谈《拉克是条狗》的时间表征与生命关怀 /姚利芬 /140
谁来统治地球?——读《生命之歌》 /刘军 /145
当科技遭遇信仰,当技术挑战人性——评《替天行道》 /闫娜 /151
替天行道:科学信仰主义体系的建构 /马丁 /157
神话幻想艺术的智性突破——评长篇神话小说《古蜀》 /王泉根 /162
一部独具特色的科幻作品——评少儿科幻《寻找中国龙》 /高建军 /165
“侠”行天下——评少儿科幻《少年闪电侠》 /白素梅 /170
新生命的蒙昧――《水星播种》解读 /高建军 /174
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伦理思考——以《类人》为例 /汪翠萍 180
“新人类”:困境中的未来——读“新人类”系列科幻 /张懿红 王卫英 189
一次充满诗意的祭献——评科幻小说《血祭》 /高亚斌 王卫英 /193
科幻小说的另一种可能——评科幻小说《血祭》 /徐彦利 /198
乌托邦覆灭后的人性探索——论《蚁生》 /徐彦利 /206
“乌托邦”实验场 /宋明炜 /213
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王晋康《与吾同在》序 /江晓原 /216
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评《与吾同在》 /张懿红 王卫英 /221
论王晋康《十字》的价值观 /徐彦利 /225
新型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传播——以王晋康的《十字》为例 /田璐 /231
人文科幻更易于科幻小说的商业化推广——浅论王晋康的科幻创作 /成全 /278
王晋康:“科学是科幻的源文化” /王黎明 /282
“中国科幻的思想者——王晋康科幻创作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闫娜 /295
附录
附录1.王晋康科幻小说选
亚当回归 /309
替天行道 /374
附录2.王晋康谈科幻
漫谈核心科幻 /406
67年回眸 /411
《蚁生》创作谈 /429
附录3.王晋康创作年表 /433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