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情未了  

分类  : 中文
作者  : 郑军
来源  : 郑军的博客
卷   : 
发表时间: 2009.02.28.
发布人 : SFT

摘要:


正文:

人机情未了

  

  娱乐

  科学文化

  人机情未了

——点评《魔幻手机》

《魔幻手机》会火并不意外。它刚出现在去年九月“第五届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上时,不少业内人士就看好其前景。只不过以这种方式火起来还是满有趣的。上映以来,该剧在骂声和赞声交织中突破单集5%这个收视关。要知道,在一年上万集电视剧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超高了。

作为一个尝试新类型的剧,《魔幻手机》可讨论的地方不少,这里只说说小千和傻妞的关系(暂时无法说是爱情关系)。

除去神通不算,傻妞这个角色身上投射了大部分男人对女友的幻想——忠诚、体贴、温柔,甚至最好一步不离。看到小千深爱话梅,傻妞不光不吃醋,还帮他一解失恋之苦。这样的女人只存在于男人的梦想中。可以说,傻妞就是一个电子版的刘惠芳(《渴望》主人公)。

和傻妞相比,剧中几个真实的女孩要么爱发脾气、使小性,要么爱嫉妒,要么对男人耍手腕,不管编导是否有意这样安排,反正都成了傻妞的陪衬人。甚至“傻妞”这个名字便透着一种男性的古老向往——女子无才便是德!

当然,如果女人只是对自己的男人很傻很天真,在其它场合很有本事,聪明能干,可以替男人解决各种麻烦,那就再好不过了。人间当然没有这样的女人,那么就设想她是一部机器吧。

编导关起门来如何天马行空暂放在一边,观众能否接受这样的剧情才更有意义。从反馈信息来看,小千和傻妞这种“人机情未了”关系已经为剧迷认可。虽然剧中从未挑明这一人一机是在恋爱,但在观众眼里他们就是一对情人,甚至应该终成眷属。当全剧终了时,不少观众为傻妞的失踪而悲伤。

当然,这将成为制片人拍摄续集的强大动力,一部“傻妞归来”将于年内开拍。不过,能让观众为一部机器而感动,也正是此类科幻剧成功的标志。

在这里,专业评论和观众兴趣明显分了岔。《魔幻手机》曾经被贬为“雷死人不偿命的电视剧”,专业评论几乎都不看好。不过影评家们挑了许多细节上的问题,却无一提到“人机情未了”这个核心线索。而接受这部剧的观众却主要是被它所感动。

以傻妞强大的功能和人形的外表,其实叫她“手机”并不恰当,应该算成人工智能产品。只不过眼下手机流行,被设想成手机的模样。而在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作品中渗透“理想男女”的追求,例子却并不鲜见。

七十年代好莱坞曾经拍过一部惊险片,名叫《斯坦福的妻子们》。斯坦福大学是著名理工科院校,计算机专家甚多。这些人终日与电脑为伍,和人打交道反而不那么灵光。心理医生还为此编了个词,叫“斯坦福综合症”。指的是这些专家和人打交道时急燥、机械、呆板、自我中心、不擅理解别人的感情。其原因是他们操作电脑太多了,不管什么指令,按个回车就搞定,死机了还能重启,而人就没法如此顺从。他们把对待电脑的习惯带到了人际关系里。

在《斯坦福的妻子们》这部电影中,电脑专家们沉迷于自己的控制欲,把老婆的脑换成电脑,变成肉身机器人。这个老版本已经找不到了,大家现在能看到它的翻新版,由尼可·基德曼主演。片子里被芯片控制的女人个个都是贤妻良母,笑容全是一个姿势,作爱都按程序来。当然,男人们的狂梦最后还是破灭了。

无独有偶,八十年代中国有一部科幻小说曾经获得全国最佳小说奖,名叫《温柔之乡的梦》,魏雅华著,写的也是机器人妻子的故事。主人公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娶来机器老婆。除了不能生育外,它附合男人的全部要求。温柔体贴,百依百顺,无论丈夫喝酒、打骂,一概接受,最后却因此毁了丈夫的事业。

科幻中的机器人不仅给男人提供梦,有时候也写入女人对理想男人的梦。在电影《二百岁人》中,机器仆人爱上主家小姐,忠贞不渝,最后不惜放弃不死之躯,变成人身与之结合。这份忠诚于现实中的男人间根本找不到,只好付诸于机器。

在《终结者》第二集里,施瓦辛格扮演保护少年人类领袖约翰的“T-800”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仅神通广大,而且电影特别用话外音表现女主角沙拉对它的感受——它就象一个父亲,永远忠实地陪伴自己的儿子。一个强大有力,然而又顾家的好男人,或许也只有从机器人中寻找了。

今天的观众能接受“人机情未了”这样的感情戏,除了故事本身尚可外,还必须有社会现实作保障。现实生活中机器和人相比,谁更值得亲切呢?或许五十年前这根本不是问题,现在却是个问题了。已经有不少人因为一台电脑而与男友、女友分手,恋人宁愿花时间陪电脑,也不愿望陪自己。

看过那幅漫画吗?一个女人来到化妆品店,问服务员“有没有让自己闻起来有电脑味的香水”,因为丈夫更喜欢电脑。它虽然夸张,但却是对现实的夸张。

如今更有“宅男”一词,意思是每天呆在屋子里不工作,不社交,沉迷在电脑游戏、网络聊天、动漫中的人。这些人并非“小青年”,最大的已过而立之年。电脑、手机、MP3这些电子工具对他们来说比亲人更亲近。

这些说起来有点恐怖,不过人们花在亲人身上的时间确实越来越少,花在电子物品或者宠物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原因或许是因为,当电子产品更有个性时,人的个性却越来越少,

顺便提一句,《魔幻手机》是中国科幻剧复兴的标志性项目。以后这个类型将会越来越多。中国已经积累了不少优秀原创科幻,构思之巧不次于世界经典。笔者希望它们能更多地搬上荧屏。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如因学习需要阅览全文,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