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姐妹艺术》十二
文学/原创
科学文化
科学小说(影视)创作的问题
一是演员问题。
这里面又包含着两个小问题。首先是选择什么样的演员来表演科学家。在银幕上,有一些以表演科学家而著称的演员。比如安东尼·霍普金斯。他在《沉默的羔羊》里成功地扮演了心理学家汉尼拨。大部分时间里,这个角色以其智慧和洞察力,而不是暴力来吸引观众。尤其是一双眼睛,似乎能看到人的内心里。这正符合他心理学家的身份。在《本能反应》中,霍普金斯扮演了动物学家伊森·鲍尔。在《象人》中,霍普金斯又扮演了医生。
演员是吃青春饭的,出道比较早,平均文化素质偏低。所以,各国演员出演科学家形象都比较困难。大部分科学电影只能将科学家漫画化,脸谱化。而这正是科学电影、科幻电影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问题。安东尼·霍普金斯是气质上比较接近于科学家的典型演员。
另一个演过科学家的演员是达斯汀·霍夫曼。在《恐怖地带》里,他出演一名医生。而在科幻片《神秘金球》里,他出演心理学家。
还有一个出演科学家的成功演员,是《X档案》里出演女主角斯卡莉的吉莉·安德森。《X档案》里充满了科幻和神怪题材,但也有几十集完全是现实题材,比如《鬼》、《731》等等,可以算作科学影视剧。影片男主角莫德虽然有心理学文凭,但基本上是个巫师色彩的角色,凭着突如奇来的灵感破案。而斯卡莉则是一个称职的,辛苦的法医。在许多集里,她都要在法医室里,在稀烂的尸体和脓水中寻找证据。虽然在影片的后半段,编导让她投向上帝怀抱。但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典型的科学工作者形象。而且,这个角色不是大科学家,天才,英雄,是科学界里成千上万默默无闻普通工作人员的形象。
演员安德森完全不是美女偶像,长相平平,身材一般。可能正是由于缺乏相貌特长,观众才能更欣赏她的演技。很快就认同她这个科学工作者的角色特点。影片导演特别称赞了她一条:别的人演科学工作者,一旦嘴里吐出专业术语,观众很容易感觉他们只是在念台词。而安德森给人的感觉是她在说那些专业术语时,她真得懂它们的意义。
综合上述经验,选择“科学家演员”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基本上要选择中年演员。科学家这个行业吃不了青春饭,如果角色年纪轻轻就取得重大成果,观众并不信服。二是最好不要选择帅哥美女。当然,长相帅气的布鲁斯南在《天崩地裂》中的表演也很成功。但在这这影片里,他戴起眼镜,表演时以沉稳居多。三是演员要有一定的科学家气质。科学家气质不同于文人气质。大陆演员里也有一些人适合演知识分子角色。比如王志文,在《超导》和《无悔追踪》里都表演了知识分子,但他更多还是象一个文人,自然科学家要少一分浪漫,多一分志专注。
科学影片演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一些心理学或者医学影片里,演员如何去表现病态。在影片《飞跃疯人院》里,只有主演克里斯托夫是当时的大腕,并且在影片中演一个混入精神病院的正常人。饰演其他精神病角色的都是无名演员。导演这样选择的意图,是不要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熟悉的面孔,让对演员昔日的印象干扰欣赏。甚至,在这几个精神病角色之外,还有一些精神病人在背景里活动,而他们都是该院真正的病人。
为了演好精神病人,演员们在精神病院长时间地体验生活。每个演员跟踪一个病例,直到能够以假乱真为止。
在影片《象人》中,主演“象人”的演员由于要化装,表情上无法下功夫,他靠着身体姿态方面的表演,成功展示了一个身心保受摧残,内心仍有希望的角色。
在《罗伦佐的油》中,小男孩罗伦佐的表演令人心碎。为了让观众对剧情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导演特意找了一个异常漂亮的小男孩儿出演这个角色。观众要看着这个角色一天天衰弱下去,变得疯狂,言语混乱,目光呆滞。这个儿童演员在后半段的表演比开始时出彩得多。
二是如何表现科学知识。
这个问题和科幻小说(影片)所要解决的一样。不展示故事的知识背景,观众或读者会不知所云。而要是运用大量专业术语,故事又不成其为故事。对于影片而言,导演的手法,一是大量使用画面语言,二是尽可能让非科学家来讲科学知识。让观众和他们保持同样的视角。
影片《美丽心灵》要讲述传主纳什的生平,就必须表现他创立的“博奕学”。纳什早在大学时代就写了篇几百字的论文,阐述了博奕学的基础理论。影片恰好表现了这篇论文,但却是以超现实主义的动画方式,以一群男孩儿追求一个女生的情节来表示。
在《罗伦佐的油》中,夫妻两人钻到深奥的生物化学知识堆里,努力找出消解长链脂肪的物质。一会找到线索,一会又发现还有不足,伴随着孩子的病情一天天严重下去,构成了倒计时式的情节。但如果想让观众能够体会这种紧迫感,必须要让他们了解夫妻两人在寻找救命良方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科学上的困难。
这个过程被导演用一个演示板来完成。丈夫奥登在影片中分几次向妻子讲长链脂肪的消解问题。表面上听众是他的妻子,实际上是观众。
在小说《暗冬》中,阿蒙森·斯科特站的成员都是科学家,没有“圈外人”。但这没关系。这里聚集了许多学科的科学家,大家深钻在自己的专业里,彼此并不清楚对方的专业。而大家面对的问题都需要几个学科,甚至需要技术工人一起解决。这样,不同学科的人之间,就必须解释相关知识。而这时候,也是对读者进行了解释。
结
语
宏观来说,文艺要反映现实生活,那么就要努力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现在有乡村题材,有城市题材,有商业题材,有军旅题材,有校园题材,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关的社会领域。唯独科学题材,大陆作家迟迟未见涉猎。当然,原因也很简单——知识结构的限制!所以,大陆很需要有迈克尔·克莱顿这样,拿过大学文学学士和医学研究生,也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知识结构的人,站出来发展科学小说(影视)。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如因学习需要阅览全文,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