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竞赛活动调研报告  

分类  : 中文
作者  : 郑军
来源  : 郑军的博客
卷   : 
发表时间: 2007.03.22.
发布人 : SFT

摘要:


正文:

科幻竞赛活动调研报告

  

  科学文化

科幻竞赛活动调研报告

一、科幻竞赛活动的定位

二、公益性科幻征文,征画活动

三、公益性科幻竞赛活动的商业价值

四、商业性科幻征文活动

五、对科幻竞赛活动的前瞻

附: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竞赛办法

一、活动的性质

从2003年开始,广西柳州市政府从财政拨款400万元在基层学校陆续建立起36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就是组织孩子们进行科幻绘画。这只是全国各地陆续涌现的科幻竞争活动的一个突出例子。

通过科幻作文,科幻图画,科幻表演等形式进行科幻竞赛,从九十年代便存在于一些基层学校、学生社团里。到现在,科幻竞赛规模逐渐扩大,参与者逐渐增加。各级科协、教委也参与进来成为组织者,提高了这些活动的层次,以及活动的资源投入水平。科幻竞赛构成了大陆科幻发展中一个独特的领域。有必要进行专门的考察和推广。

在这里,我们排除一些商业杂志面向作家进行的征文活动,如《儿童文学》杂志举办过的有奖科幻小说征文活动。它们属于杂志社的正式业务,应征作品来自成名作家,往往事先约稿,不具有群众性。但一些商业杂志组织的公益性征文活动可以列为考查对象。如《科幻世界》组织的航天科幻小说比赛。

从创作者角度讲,这类活动属于“概念科学”游戏。比如,柳州市这些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设有机器人科技创新、鲁班工艺、电子百拼三模、电脑等一系列科技活动项目。然而,如果孩子们的思维奔逸出物质条件的许可范围,那么就只好用“纸上谈兵”的方式,先把它们写出来,画出来。

这和成年科技迷进行概念科学游戏的动机相同。过去的科技迷可能会买元件组装无线电,现在可能爱组装电脑,报刊上也有“农民造飞机”、“农民造机器人”这样的新闻。在这些新闻后面都体现了当事人对科技发展的热情。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不仅是这些,而是核火箭、空天飞机、海底隧道……他们不可能把自己的设想制造出来,甚至仅仅造出模型都很困难。于是,写和画代替了实物制造,成为把这些奇思妙想记录下来的最便捷的方法。

而对于缺乏物质条件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更需要通过纸上谈兵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幻想。

同时,让他们通过科幻文章与科幻画的形式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是一个很有效的培训创造力的方式。知识记忆属于再造思维,幻想属于创造思维。当我们的教育体制还不允许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创造思维培训的时候,用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完成,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另外,具体到语文教学而言,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对科幻题材的作文很有兴趣,因为它是开放性质的,可以发挥创造力。但对那些重复现实的文章缺乏兴趣。组织科幻作文征集活动,也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应该注意到,除了极个别作品,这些参赛的科幻文章、科幻画还达不到艺术品的要求。它们无法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鼓励学生写科幻文章,画科幻画,主要不是形成艺术产品,而是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从小建立对科技的兴趣。这类活动的原则是“重在参与”。衡量此类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出了几件优秀作品、获奖作品,而是在本地区范围内调动了多少青少年儿童来参与。

二、公益性科幻征文,征画活动

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科幻征文活动,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2003年组织发起的。主办方联系了几十家媒体,并由高校里的一些科幻团体负责具体实施。但由于正好赶上“非典”,这项活动无疾而终。

据中心咨询显示,其它有记载的科幻竞赛活动有:

2003年10月,湖南经济广播电台“科幻时空” 举办了湖南省科幻征文征画大赛

2003年,安徽合肥市科协组织了“合肥市少年儿童科幻画大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过三届。

2006年,洛阳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举办了首届“科学畅想—青少年科幻作品大赛”正式启动。

2006年5月,广西南宁市举办了少年儿童科幻作文大赛

2006年5月,新疆农五师八十八团举办青少年科幻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06年5月,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福建石狮举办了“新苗杯”少儿航天与太空科幻绘画作品大奖赛。共收到92个学校(幼儿园)参赛作品2313件。

2006年9月,上海杨浦区少年科学站组织了“青少年科幻征文及表演竞赛”。该征文活动为了围绕着中国载人登月活动,专门以登月为征文主题,还设置了表演比赛——将征文里的内容进行五分钟以内的表演。在一些科幻社团举办的活动里,已经有学生们自编自演的“科幻短剧”节目。但将“科幻表演”列入“科幻竞赛”,这样的例子还很少见。

以题材而不是以地域为范围的科幻竞赛活动包括:

2006年3月,中国地震科普网举办“地震科普暨科幻作品大赛”(以下简称“科普作品大赛”)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科普期刊《防灾博览》和《科幻世界》协办

2006年,《程序员》和《科幻世界》联合组织了“软件之梦”科幻征文。题材以“电脑、程序、软件技术开发等领域”为主。

除了独立的科幻竞赛以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是科幻竞赛的优秀平台。这个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体育运动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现在已经举办了二十一届。其中,“科幻画竞赛”是个重点项目。

在这个活动的示范效果下,全国各地科协都举办过当地的科幻画比赛。云南昆明市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设置了科幻作文比赛、科幻绘画,带动了下面区县也举办了此类活动。2006年第21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仅获奖的科幻绘画就有644幅,科幻作文1594篇。参赛者数量更多。

辽宁马鞍山市。为庆祝建市五十周年,他们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与科学论文、小发明小创造、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并列为四个主要项目之一。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协还将几年中征集的科幻画编辑成《艺海掇英——少儿师生书画科幻画精选集》一书出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科幻征文由杂志社举办。例如,2006年《中小学电脑报》的小学版组织了“科技与未来”科幻习作征文比赛。参选者要求为小学生。

有的学校长期参加此类活动,已经形成该校传统。如四川成都七中长期参加科幻征文竞赛,云南玉溪聂耳小学长期参加科幻画比赛。

三、公益性科幻竞赛活动的商业价值

中国宇航界首次载人航天活动后,《科幻世界》杂志联合新浪网,举办了航天科幻小说征文大赛。当时获得了联想集团赞助,冠名为“lenovo联想杯载人航天科幻小说征文大赛”。这是赞助此类科幻竞赛的最著名的企业。

上述这些科幻竞赛活动虽然属于公益性质,但同样具有商业价值。它们是优良的广告载体,可以帮助有关企业推广自己的产品。这些科幻竞赛活动门坎低,参加者兴趣强烈,人数众多。由于有教委或者科协出面组织,活动深入学校,容易取得家长支持,渠道很正规,在一个地方的青少年中会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这类竞赛活动从发起到结束会有一段时间,赞助这样的活动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社会关注。比投宣传费于突发事件更有价值。

适于投资这类活动的商家,以高科技企业,或者开发青少年市场的企业为主。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目标群体高度确定的广告载体。

在这些科幻竞赛里面,一些已经举办过多次的科幻竞赛最有广告价值。如“合肥青少年科幻画展”,已经举办了三届。”。这些活动的主办方对于如何在本地开展这类活动已经有了经验。

邀请商家赞助科幻竞赛活动,既充实了活动的物质资源,又提高了商家的知名度,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不过,鉴于这类活动的主体为青少年儿童,一些有害于青少年心身健康的产品及其厂家不宜作为赞助商。

四、商业性科幻征文活动

和上述公益性科幻征文不同,还有一类商业性的科幻征文活动。刚刚进入科幻市场的文化产业,喜欢以举行科幻征文活动作为提升关注度的方式。这类活动不面向作家,只面向科幻爱好者,以凝聚人气为主。有的竞赛活动事先请科幻作家们一起策划,或者作顾问、评委,但不向他们征文,保证了活动的群众性。

这类科幻竞赛的例子有:

2003年,博客领域的先锋网站——“博客中国”网以“科幻与生活”为主题举办了征文活动。既征科幻小说,也征概念科学类文章。此项活动邀请到一批重量级评委:倪光南汪丁丁

姜奇平 方兴东 王俊秀,都是IT界的权威人士。

2004年底,福建《世界科幻博览》创刊。除了向科幻作家约稿外,还举办了“全国校园科幻征文大赛”。

同年底,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宣传科幻电视剧《非常二十四小时》,举办了“创意二十四小时”征文活动。

除此之外,一些商业性网站,或者商业公司通过自己的网站也组织了科幻征文活动。目的也是通过科幻征文活动,制造新闻热点,形成关注度。

由于科幻画市场目前还不存在,这些商业科幻竞赛活动只征集科幻小说。这是它们和公益性科幻竞赛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别。

如果商业机构仅仅是为宣传自己而组织科幻竞赛,并且遵守版权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这种活动无可厚非。商业性科幻征文活动一般要求参赛者提交完整的科幻小说,而非简单创意。参加者多为成年作者,而非青少年。他们很认真地创作和提交作品。这些科幻征文可以刺激一些业余作者把自己的构思创作出来,对繁荣科幻创作有一定的贡献。

但也有一些科幻征文活动超越了这些界限。有的科幻征文是为了宣传主办者的某种伪科学理论。他们以这种理论为基础,对征文主题和题材进行了限定。有的征文事先内定评奖名单,征文过程只是为了制造关注度,有违公正原则。有的征文活动设置了重奖,也公开宣布了获奖名单,但奖金迟迟不予兑现。

五、对科幻竞赛活动的前瞻

无论是公益性的科幻竞赛,还是商业性的科幻科幻竞赛,目前都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006更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说明它们正在被科普界和教育界广泛认可与效法,也间接地说明这类活动一直有很高的参与度。希望全国各地科协、教委机构能够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广这一活动。

附: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竞赛办法。(摘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网站)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每届大赛设立一个科幻画的主题。

1、申报者

创新大赛举办当年4月1日之前,凡年龄为5-14周岁的少年儿童,根据本届大赛设立的科幻画主题,独立完成相应科幻画作品,均可向当地竞赛组织机构申报参赛。

2、参赛作品

(1)

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 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0CM×60CM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3)

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4)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

出现科学性错误的;

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的;

把科学和神话混淆的;

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3、评审标准

(1) 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 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 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4、申报要求

各省(区、市)根据有关标准和名额分配,按省级评选的排序向创新大赛主办单位秘书处申报和推荐。

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申报书贴于作品背面左上角。

5.展示

经评委会评审,确定一定数量的优秀科幻画作品在大赛期间进行展示。展示作品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布展。

6、表彰和奖励

评委会评选出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二、三等奖,各奖项的比例为一等奖15%左右,二等奖35%左右,三等奖50%左右,由创新大赛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如因学习需要阅览全文,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