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科学

分类  : 中文
作者  : 郑军
来源  : 
卷   : 
发表时间:         
发布人 : ChinaSF

摘要:

《科学中的科幻》本系列介绍了数百种匪夷所思、令人脑洞大开的前沿科技。第一集未来的科学讲述各专业领域的新成果,第二集跨越海岸线介绍人类开发海洋的前景,第三集天宫开物讲述“宇宙工程学”的未来,第四集未来的职业讨论各种新科技对职业格局的影响。

本系列纸质版已经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命名为“未来畅想”丛书,欢迎关注。


正文:



第一章:人体新奥秘

近代科学开始于遥远的天体,花了几百年才一点点回到人间。直到现在,有关人本身的知识还远不如对物质结构,或者天体规律那么成熟。

不过,缺陷就是增长点。在“数理化天地生”这些基础科学成熟以后,有关人本身的科学很可能成为最大的知识暴发点。

所以,这趟深入未知的旅行就先从人体开始。

身体影响你的认知

古人并不知道脑子有什么用,一般都把心脏当成心理活动的器官。原因是当我们情绪激动时,心脏会跳得更厉害。情绪平静下来,心跳也恢复正常。

后来,随着解剖学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心理已经被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它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尤其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被定义为脑的活动。象思维、想象、记忆这些最高级的心理活动则只属于大脑,而不属于它下面的小脑、间脑和脑干。

差不多有一个世纪,科学家都认为身体其它系统不参与心理活动,它们的意义只是给大脑提供养分。科幻小说更是经常有这样的故事,把某人的脑子挖出来单独供养,等于保留了这个人。甚至连脑子都不要,直接上传意识到电脑当中,人还是原来的人。

这种观念叫做“离身认知”,认为身体可以独立于环境,脑可以独立于身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些心理学家挑战这种观念,提出“具身认知”理论。与上述两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脑离不开身体,身体离不开环境。身体和环境这两个因素时时影响心理活动。

心理学家当然没法找到一颗独立存活的头进行研究,但他们掌握着某些高位截瘫患者的病例。这些人颈椎受伤,不仅无法控制头颅以外整个身体的运动,那些部位的感觉也无法传导入脑。结果,这些人变得温和平静,失去激情,甚至麻木不仁。

提倡具身认知的心理学家认为,这能说明情绪与内脏活动有极大关系,一旦我们体验不到内脏活动,也将不再有情绪。仅仅是思维和记忆,并非心理的全部。

德国马普学会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具体研究了心脏如何影响感知。他们以健康人为被试,让他们感受从手指传导的电刺激。结果发现,心脏收缩时,被试较难感受到电刺激。

他们同时用脑电图记录被试的脑部活动,用心电图记录心脏活动,从而发现,大脑也随着心脏产生周期性变化。心脏收缩时,大脑下意识屏蔽与脉搏有关的信息,同时也会错过外部的一些微弱刺激。

人类感觉分两大类。视、听、嗅、味、触让我们感受外部世界,称为外感觉。对内脏、肌肉活动的感觉,还有身体的平衡,这些称为内感觉,让我们觉察身体状态。专家们还发现,脑对内感觉和外感觉的专注会随心跳而波动,有时倾向外界,有时倾向内部。

临床医生早就知道,心脏病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受损。马普学会这项研究正在揭示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

文化学者也支持具身认知理论。他们发现,世界各国的形容词大同小异。比如,都把有价值的东西称为“贵重的”,把感情称为“温暖的”,把正面现象称为“光明的”,把好的生活状态称为“甜蜜的”。

这些形容词都与身体状态有关,而这些身体状态不分种族,全人类都差不多。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身体状态深嵌在心理活动当中。

脑的功能有违常识

“你的头是不是让门板夹过?”

这句网络流行语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常识:如果头部受伤,智力就会受影响。不过,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中科院脑科学中心的专家何杰就认为,至少某些动物的脑在受创后会变得更聪明。

何杰研究了一种叫斑马鱼的动物,它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大再生能力,受损后会自我修复。何杰用物理手段损伤斑马鱼的中脑部位,发现损伤区域的胶质细胞开始异常增殖。而在平时,这些细胞则处于静息状态。

这些增生的细胞只能存活25天到300天。不过,斑马鱼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三年,300天差不多相当于人类的三十年。

科学家当然不能对人类进行这种危险实验。但是,斑马鱼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模式动物”,也就是用于探索一般生命规律的动物。从它们身上得到的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人类。可以推测,人类脑部的某些部位受创后,也会导致神经元的局部增生。

除了“越挨打越聪明”之外,人脑还有可能越大越不正常,这也违反了脑容量越大越好的常识。

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对正常人、精神分裂症病人、黑猩猩与恒河猴进行了比较研究,内容是脑部某些代谢物的浓度。代谢物可以看成细胞活动产生的垃圾,它们积存在脑部,就会影响脑的正常功能。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代谢物浓度最高。

研究者认为,从类人猿到人,脑的容量不断发展,至今已经接近极限。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某些精神疾病,正是脑容量大增的副作用。脑子变大,既需要更多的营养,也产生更多的垃圾。后者无法正常排出或者分解,导致了某些精神疾病。

这些有关脑的最近成果大异常识,恰恰说明我们对脑的认识严重不足。由于不能对健康活人进行脑实验,这个领域落后于身体的其他领域。很多时候,研究人脑要靠脑损伤患者。

19世纪,一个名叫费尼斯·盖奇的工人在爆炸事故中被钢筋穿头,仍然存活了几年,他成为第一个接受脑功能分区研究的对象。俄国生理学家科萨科夫长期解剖酗酒死亡者的脑,发现了科萨科夫综合症,也就是酒精依赖症。一个代号为“SM“的女病人由于遗传问题,双侧杏仁核受损,从此没有恐惧情绪。于是,她让脑科学家发现了杏仁核与恐惧的关系。

二次大战时期,苏联有一个名叫鲁利亚的科学家,在医院里接触大量头部受创的伤员。有些人的脑甚至局部暴露在外,但是人仍然存活。鲁利亚通过研究这些伤员,让脑科学有了飞速提升,从此创建了神经心理学。

不过,和平年代很难找到这种实验条件。今后很长时间里,发明更安全的技术来研究健康人的脑,仍然是重要的前沿课题。

预感未来也是科学课题?

有部科幻片名叫《惊魂下一秒》,主人公能够准确预知几秒钟之后发生的事情,与敌人周旋时处处占得先机。不过,这只是科幻作品。现实中如果有人说他能预测未来,八成会是算命先生,或者伪科学传播者。

所有预测未来,是指对远期趋势的预知,比如“这辈子运气怎么样?”或者“某处楼盘将来能否升值”。对此,有人使用经济和社会数据,有人请风水先生。到现在,还没有特别靠谱的方法。

但是,预感未来并不神秘,它是指对短期变化的预知,我们人人都会。每晚入睡前,我们都会认定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公交车站有很多人在候车,说明他们都预感会有公交车到达。如果你是上班族,我可以预感你在下一个工作日早上,大概率会去单位上班。

如果不能预知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后的环境变化,我们根本没法生存。这种心理能力甚至并不依靠智力。狮子追捕斑马,要预感它下一步往哪里跑。斑马想逃脱狮口,也要用同样的能力。森林大火烧起来,所有动物都会逃跑,因为它们能预感火能对自己产生威胁。

如此看来,预感一定是很古老的心理机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扎克斯博士就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研究。他带领团队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让被试对普通生活事件进行预测,同时扫描他们的脑部,结果发现,大脑中部多巴胺系统活动起来,它可能在预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这个系统在进化历程中很早就出现,很多动物的脑中都有。

预感和一种叫程序记忆的心理功能有关。人的行为通常会构成固定序列。比如,我们一定要先开门,再进入走廊,或者先盛好饭菜,再进餐。生活中各种固定行为序列见得多了,就会形成程序记忆,让我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扎克斯博士进行了另外一个实验,他使用普通日常事件录像,把它们播放给被试。并且会在播放过程中停下来,让被试推测五秒后发生什么。研究表明,90%以上的被试能够准确进行预测。

一部优秀电影会让观众难以预知情节走向,但对于下一秒钟人物会干什么,观众总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里面有个概念叫做“事件边界”。比如,“上课”和“课间休息”就是两个事件,中间以下课铃声为边界。只要你在上课,接下来无非就是老师继续讲解,或者向学生提问,这很容易预测。但是过一会课间休息发生什么,就不好预知了,那属于下一个事件。

扎克斯博士也对“事件边界”进行了研究。他同样让被试观看生活录像,并把录像中止,让被试预测。结果,同一事件内预测成功率超过90%,不同事件的预测就降到80%以下。

预感还和专业能力有关。优秀运动员能预感知几秒钟后赛场上的局势,但只局限于他所从事的项目。去预感其它项目的比赛,准确率就大大下降。

总之,预感并不神秘,甚至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不要把它和“算命”相混淆。

文化真能影响大脑功能

“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孔夫子留下的名言。换成现代术语,就是先天遗传素质接近,不同环境造就了后天的不同习惯。不过,有些心理学实验却在挑战这个理论。

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独立,东亚文化圈强调集体活动,这是人所共知的区别。这种差异仅仅停留在文化上,还是来自大脑?2008年美国《心理科学》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用10名东亚裔美国人和10名美国白人作被试,研究文化差别是否来自脑本身。

在实验中,主试向被试出示一系列图案,都是由方框包着线条。但是方框的大小各异,线条长度也不同。被试先要比较其中某两个线条的长度,这时,他要不受方框的影响,进行独立判断。这个任务测验他的“场独立性”。

然后,被试再比较各每个线条与外面方框的比例。这时,他要结合两者关系进行判断,用来测验他的“场依存性”。

这本来就是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实验,不过这一次,心理学家还使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在被试进行比较时观察他们脑部的血流变化。

测验结果表明,本土美国人更擅长独立判断,东亚裔美国人更擅长相对判断。而且,他们的大脑活动类型也有明显不同。东亚后裔在第一个任务中,大脑主管注意力的部分更活动。也就是说,第一个任务对东亚人来说更难,更需要集中精神。相反,美国人在进行第二个任务时,更需要集中注意力。

还有的美国学者研究白人儿童与在美国的日裔儿童。他们同时给这些孩子提供两种心理任务,一种由英语来提示,一种由卡通画提示。对两组儿童也进行核磁共振。结果发现,美国儿童在接受英语提示的任务时脑功能更活跃,日裔儿童在接受卡通画提示的任务时脑功能更活跃。

不过,这也并非意味着各民族的脑功能天生就有区别,后天社会活动本身就在塑造脑功能。中国心理学家常年研究一种中国文化的特定元素——太极拳,其结果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科院心理所专门研究了太极拳常年练习者,他们平均习拳年限达十四年。同时,再选择一组不练习太极拳的健康人作为对照。心理学家同时对这两组被试进行核磁共振,结果发现在太极拳练习者的脑中,负责整合能力的部位得到了增强。

华东师大、山东医学科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和台湾学者也都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太极拳练习者的脑,都发现了异于普通人的区域功能增强现象。

这些实验所选择的被试来自同一个文化圈,脑功能先天上不会有多大差异。所以,太极拳这种后天文化行为是导致脑功能差异的重要因素。如今,太极拳已经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全球有三亿人练习。如果能够跨越文化来研究太极拳对人脑的影响,会更有说服力。

在传统上,文化研究属于文科,脑科学属于理科。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两个领域已经融合在一起。它们的产物叫做“文化神经学”,一门非常新的学科。

世上已有驱眠药

安眠药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需要的不是尽快入睡,而是减少睡眠。特别是考试前期,或者工作任务紧张,人们希望自己能干个通宵达旦,工作效率不减少,身体还不疲劳。

科学家发现,海豚就是不睡觉的动物。它的两个大脑半球可以轮流休息,身体一直保持警觉。海豚已经是哺乳动物,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科学家也在研究如何借鉴它不睡觉的能力。

二战前,科学家发明出第一种驱眠药,名叫右旋安非他明,就是冰病毒的右旋构型。飞行员经常服用来提神。六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它有严重的副作用,遂成为禁品。

70年代,法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莫达非尼的药,副作用较小。美国塞法隆公司将它推向市场,并于1998年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

这种药最初被限定用于治疗嗜睡症,不过,由于“不夜神”可以使人保持长期清醒,并且没有咖啡因等药物的副作用,被许多健康人购买。其中包括夜班人员、军警等。据说一片“不夜神”就能使人连续四十个小时不睡觉。美军也一直在考虑“不夜神”的战场价值。

由于投放市场不久,“不夜神”的副作用还要观察才行。许多精神类药物刚投放时副作用也不明显。如今被封杀的“冰毒”、“摇头丸”,甚至可卡因,最初都是合法上市的精神类药物。

许多人不喜欢睡眠。理论上讲,人生有三分之一都被睡过去,用这些时间工作和学习该有多好?在生活中,人们也往往不喜欢睡眠时的瘫痪感和麻痹感,好多人用看电视等方法硬撑着不睡,直到眼皮打架、不知不觉睡着为止。这是导致不少人最终失眠的原因。

睡眠到底有没有用?心理学家也在研究,方法就是睡眠剥夺实验。过程很简单,就是让被试长时间不睡眠,最长的睡眠剥夺实验达到一百多个小时。在这些人的睡眠被剥夺之前和之后,通过同样的心理测验,看看哪些机能发生下降。

大量的睡眠实验表明,睡眠不足时意志活动损害最大。人缺乏睡眠,注意力会下降,容易急燥,行动上丢三落四,这都是意志力下降的表现。

心理学家发现,人在睡眠中会进行类似电脑“后台加工”的活动,在无意识中整理信息。人在清醒状态会做很多事,见很多人,同时吸收很多信息。它们是杂乱无章的,睡眠时外部信息大量屏蔽,人脑可以在安静中整合这些信息。

还有一个类似的发现,那就是智力越高的人,或者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人,需要的睡眠越多。这也充分表明睡眠是脑力劳动后自我恢复所必要的。

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心理机能自然恢复的手段,并非可有可无。生物界通过亿万年的进化才形成了睡眠,甚至一些深水鱼类在进化中失去视觉,但仍然保持着睡眠功能,可见它的重要性。

所以,为了完成特殊任务,短时间剥夺睡眠是可以的,但是永久性地取消睡眠则对人体无益。

人类天生能识数?

山顶洞人也是现代人,在解剖学上与我们已经没有差别。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穿越到山顶洞人时代,把一名几岁儿童带到今天,完全可以送他到幼儿园接受教育。他可以上学、就业、结婚,各方面都和我们没有区别。

如果说其它方面的能力,读者可能会认同这种说法,但有个领域就不一样了。山顶洞人不仅不会算术,根本就没发明数字。那么,人类是先天就具备理解和运用数字的能力,还是一定要学习数字后,才具备数学能力?最近一些研究表明,答案很可能是前者。

澳大利亚土著于四万年前来到那里,与世隔绝。直接被欧洲人发现前,他们与山顶洞人的文明水平差不多。这些人没有数字,只有“一”、“很少”和“很多”等简单概念。后来,殖民当局强制当地土著接受现代教育,但也有一些部落坚持过原始生活。

2008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研究了两个不与现代文明融合的传统部落,他们仍然没有数字概念。研究人员给这些土著的儿童发放筹码,再让他们听敲打棍子的声音,用筹码来表示自己听到的敲打次数。

然后,这些研究人员又回到墨尔本,用同样的题来测试英语环境下的儿童。结果发现,两者在计数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

如果说人类先天就具备识数的能力,那么,它又开始于多早呢?法国卫生和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对三个月的孩子进行了研究。这么小的孩子还不能说话,科学家对他们使用了电子脑造影技术,直接观察婴儿大脑对客观刺激的反应。

研究人员在三个月的婴儿面前出示有数字变化的现象。比如,让某类物体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仪器显示,婴儿大脑中与数字运算能力有关的神经元发生了异常反应。这个实验表明,即使婴儿不能用嘴说出数字,大脑也能对外部世界中的数量变化作出反应。

这种先天数字能力叫做“数量感”,它有可能普通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脑子里。婴儿不仅不用识数,甚至不用摆弄物体,就对外部世界的数量关系有反应。

科学家们为寻找“数量感”,对一周岁以内的儿童进行了大量实验。他们发现,4个月的婴儿就能对点阵形成反应,6个月的儿童能感知1:2的比例,10个月的儿童甚至能感知2:3。

有一种特殊疾病也从反面给出了证据,它叫感觉性失算症。由于大脑某些区域的损伤,病人无法掌握算术能力。这可能意味着数字感知真是脑的先天功能。

当然,有先天的数量感是一回事,有成熟的数学能力是另外一回事,后者确实需要系统教育。一般来说,生活在文明世界里的儿童,也要到五六岁才开始理解数字概念。不过,这两项研究表明,后天的数学教育是对先天的数量感的开发。

人工肌肉有望成功

到了我这把年纪,已经深深感受到肌肉萎缩的影响。比如,大腿正面肌肉会比巅峰时萎缩四分之一,所以才有“人老先从腿上老”的说法。即使坚持体育锻炼,也不可能阻止肌肉的自然萎缩。不过,能不能装上人工肌肉呢?

肌肉的本领就是通过伸缩来作功,它不用外界牵拉,自身就能变形。所以,科学家一直设想发明出同样能够自主伸缩的装置,以模拟肌肉的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发明出“气功驱动器”,便初步具有这种功能。不过,它是一个笨重的装置,只有演示功能,没有实用价值。

1982年,美国犹他大学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造心脏手术。它用体外的压缩空气来驱动,可以代替心肌向全身泵血。这算是第一块有实用价值的人造肌肉。现在的人造心脏已经发展成用电驱动,由钛合金与生物组织混合制造。除了电池,其它部位完全植入体内,可以维持病人生命达十几年之久。

不过,人造心脏只能模拟心肌。无法模拟全身上下的骨骼肌。科学家还在寻找其它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发现后,便被用来研制人工肌肉。这种合金在温度变化后,可以恢复先前的形状。它能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形,不过响应速度非常慢,模拟不了肌肉的快速收缩。

后来,科学家又用电活性陶瓷来研制人工肌肉。它的响应速度很快,但是非常脆,只有1%的变形。

直到90年代,科学家终于找到一种电活性聚合物,可以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人类肌肉最多变形20%,电活性聚合物可以达到380%。人的反应能力再快,也只能达到十分之一秒左右。电活性聚合物只有几微秒。如果我的胳膊装上这种材料,出拳可以快过叶问师傅。

无论响应速度还是收缩能力,电活性聚合物都强于天然肌肉。不过它也有个先天不足,就是只对电有反应,使用时还要配上电源。因此,它更多运用在机械制造领域。最典型的就是机器人,现在需要靠一系列微型马达才能运动,角度和方向都很死板。如果换成人造肌肉,就灵活多了。

鱼用肌肉摇摆尾巴来前进,几乎不发出声音。如果潜艇把推进装置改成鱼尾型,再用人工肌肉驱动,也可以取到静音效果。

当然,我们还是想发明能装在身上,代替骨骼肌的人工肌肉。特别是垂暮之年的老人,上下楼都不方便,坐在轮椅上还需要有人照料。如果换上人工肌肉,至少在行动能力上可以返老还童。

现在,科学家正在寻找新的材料,包括响应性凝胶,液晶弹性体,磁致伸缩材料等等。预计二十年内,人工肌肉就能服务于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希望那里也能有你的一份功劳。

人类可能也有信息素

昆虫可以向环境释放某些物质,以吸引同类。生物学家给这种物质起了个名称,叫做信息素。它指的是个体分泌到体外,由同物种的其他个体用嗅觉器官察觉的物质。由于它能引发同类个体的特异行为,所以又叫外激素。

一只个体分泌的物质能影响另一只个体,这看上去很神奇。19世纪初,法国学者从帝王蛾的异常行为上,推测它们可能用化学物质传递信息。19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使用了30多万只雌性蚕蛾,提取到5.3毫克的蚕蛾醇,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信息素。

后来,生物学家相继在金鱼、大鼠和兔子身上发现了信息素。它们的进化等级也越来越高。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没有信息素呢?

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皮脂腺和顶浆分泌腺最发达。如果把人与黑猩猩、大猩猩和猴子放到一起,人是闻起来最有气味的一种动物。既然能释放丰富的气味,科学家自然怀疑它们中有信息素的成分。

然而,人体几乎不存在上述动物的那种直效信息素,也就是闻到后立刻发生特定反应的信息素。而是可能存在启发信息素,某一个体释放的信息素被其他个体接受后,会使后者的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间接影响后者的行为。

1959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专家发现了第一种人类信息素,取名叫费罗蒙。它由腋窝中的顶浆腺分泌,随着汗液蒸发到空气中。其他人闻到后,鼻子里面的“犁鼻器”系统会感受到它的影响,进而改变自身的内分泌系统。整个过程进行中,两个人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人类信息素的重要影响,是调节女性月经周期。住在同一宿舍的女性,月经周期往往趋向一致。这个现象很早就被发现,但一直被认为是由心理因素或者社会因素决定。直到发现了费罗蒙,才认识到它还存在生理原因。

不过,“犁鼻器”是个古老的系统,存在于鼠类这种相对低级的动物身上。在人体上,犁鼻器类似于盲肠,已经没有什么功能,70%的人犁鼻器在胚胎发育早期就退化。它可以联通到人脑中的副嗅球,而这个部位也在出生后退化掉。

生命诞生于海洋,嗅觉是最早发展的感觉。没有它,黑暗中的海洋生物就无法感知周围环境。即使在北极熊和狗这些高等动物身上,也都有发达的嗅觉。

但是在进化中,嗅觉的价值慢慢被视觉和听觉所取代。尤其是人类,后天生活中很少主动使用嗅觉,很多气味即使闻到,我们也不知其所以然。于是,象费罗蒙这样的信息素可能会存在,但是已经被人类忽视。

所以,很多动物可能会“一嗅衷情”,而人类却是“一见衷情”,视觉在引导行为上的作用远大于嗅觉。

越孤独越迷信?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迷信?知识水平低?居住在农村?还是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迷信?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斯·埃普利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可能是迷信的重要来源。生活中越孤独的人,越容易接受超自然现象。

埃普利带领的团队使用不同题材的电影来诱发不同情绪。他们把被试分成三组,一组人观看《荒岛余生》,这是个现代版鲁宾逊的故事,通过它能诱发观众的孤独感。一组看犯罪片《沉默的羔羊》,能诱发恐惧感。一组看运动题材喜剧片《大联盟》,能诱发欣快感。

然后,埃普利让所有被试评估各种超自然现象的可信性,包括鬼魂、天使、魔鬼和奇迹等等。结果,第一组明显比后两组更相信它们的存在。

埃普利是在实验室里诱发孤独感,那么,现实中孤独感是怎么产生的呢?埃普利认为,与世隔绝其实是现代社会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类自从诞生以来,由于生产力低下,绝大部分时间必须过集体生活,几十号人经常一起野营,一起打猎。即使进入小农经济后,一个农夫也往往难以生存,需要亲属和邻居抱团取暖。

只有城市化开始以后,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造成了一些人只靠货币交易就能维持生活。特别是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得一些人不工作,也不至于饿死。他们从收入端到消费端,都不需要与人打交道,会引发强烈的孤独感。

埃普利这个实验完发表于2008年美国《心理学》杂志。它比较初级,还需要更广泛,更系统的实验来证实。不过,这个实验能够解释一个现象,就是为什么退休老人容易被迷信所俘虏,甚至成为迷信的推手。他们呆在家里,逐渐与工作单位疏离,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这项研究结果可能违背了人们的一个常识。在各种统计里,迷信现象在农村都比在城市更盛行。而住在农村的人经常走亲串友,频繁互动,反而是城里人更多地有孤独感。这两个现象之间如何协调呢?

其实,这可能源自不同的迷信动机。在农村,宗教迷信更来源于“合群”、“抱团”的动机。一村一社或者同姓的人往往信奉同一个教派,身份认同感比较强烈。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公开自己信某某教。

而城里人都在生产部门上班,最重要的身份是公司,是单位,从迷信那里获得身份认同的动机比较弱。城里人的迷信更多出于个体心理动机,很多人自己关起门来迷信,但是并不参加什么组织。所以在统计上显示不出来。而孤独感就是促进城市迷信的重要心理因素。

人类越变越聪明?

笔者认识一些在儿童医院从事智力测验的朋友。他们说,同样一套智力测验题,在八十年代测试当时的孩子,平均有一百分左右。测试现在的孩子,随便哪个都能测出一百二十分。

也就是说,随着教育和营养等因素的改善,现在的孩子比起七八十年代,也就是笔者的那代儿童聪明多了。

这并非只是个人印象。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弗林统计了各国心理测验的成绩,证明它是一个普遍现象。1982年,他把这个现象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得到公认,这个现象就称为弗林效应。

用严格定义来描述,可以说随着时代发展,心理测验的成绩不断提高。用不那么严格的定义来描述,也可以说人类正在越变越聪明。

不同的计算机芯片可以区分功率大小,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聪明程度也是不同的,这在古代就是个常识。人们很早就知道有些人是天才,另外一些人则是弱智,生活都不能自理。只不过长期以来,人们并不知道智力的生理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产生后,智力自然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904年,法国教育专家比奈和西蒙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编制了一系列试题,去测验孩子们“先天的”、“遗传的”智力。以便把儿童分组,给智力最差的孩子另外制定教育计划。他们搞出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智力测验。并且确定了“智力年龄”和“智商”这两个衡量人类智力的基本概念。

如果一个孩子能完成给十岁儿童的智力测验,但不能完成十一岁的智力测验,不管他的实际年龄是多少岁,他的“智力年龄”就是十岁。

用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上100,所获得的数值就是智商。比如,孩子的智力年龄是十岁,实际上只有八岁,智商就是125。如果实际年龄已经有十二岁,那么智商就是83。

心理学家研究智力的一个目标,就是编制出不受后天教育影响的智力测验,争取能测出“纯粹智力”。所以,弗林效应大体能说明人类智力在上升。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物质因素影响人的智力。由于儿童大脑正在发育中,比较脆弱。乙型脑炎、营养不良等都会让他们的智力受到无可挽回的伤害。反过来,最近几十年,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这些疾病和营养不良现象大大减少,很有可能提升了下一代儿童的智力。

同时,智力与是否开发也有极大关系。今天孩子们接受信息的便利程度远远高于父辈。智力很可能象肌肉那样,因为经常使用而提高。

当然,也有心理学家提出质疑,认为弗林效应只能说明心理测验成绩在提高。随着教育和心理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接受智力测验,导致他们比自己的父辈更擅长这类测验,而不是智力真的普遍提高。

答案究竟是什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