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向海而生
打开世界地图后你会发现,虽然古老文明都发源在内陆。然而在今天,大部分世界级都市都在海边,或者通过河流与海洋相连。越靠海越富裕,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人类文明花了几千年时间缓慢地向海岸线挺进,我们正处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当中。这个趋海而居的过程从何而来,又会发展到何方?
一节;海边的文明
现代人的祖先诞生于东非草原,一个典型的内陆地带。7.5万年前,干旱驱使他们走出非洲。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海洋食物来源相对丰富,原始人很早就学着到海边觅食。
人类要走出非洲,红海是咽喉要道。考古学家这里找到大量原始人食用的贝类。相对于移动迅速的陆地野兽,这些海洋动物更容易捕捉。位于北京的山顶洞人遗迹里,也找到了食用过的鱼骨,那里居海边有上百公里远。
海边地势平坦,移动方便,也是吸引古人类的重要原因。15000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120米。古人类沿着当时的各处地峡迁移到日本、台湾、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诸岛。后来由于海水上涨,当地才与大陆分隔。
在原始人进入美洲的过程中,海洋也起了重要作用。最近考古成果证明,他们贴着海岸线越过白令海峡。当时,那里还连成一片。
上古时代,海运规模还无法与陆路运输相比。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内陆的河边上,内河运输是他们进行陆上扩张的辅助力量。
地中海以其特殊条件,孕育出最早的海洋文明。论面积,地中海还没有南海大。由于是陆间海,气候条件类似于中国的渤海。多数时间风平浪静,适于航行。
以当时的船舶技术,人类还只能贴着海岸线行驶。不过,地中海沿岸农业区星罗旗布,便有人在它们之间穿针引线,靠海洋贸易起家。四千年前,相当于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地方出现了腓尼基文明,成为人类最早的海洋文明。
腓尼基人主要通过海洋向外扩张,为此,他们就要发展造船技术,还要掌握简单的天文导航知识。这些促进了整个地中海地区航海技术的提升。横穿爱琴海,连接几个经济中心,当时大约用两三天时间,而在陆上绕道则要远得多。
于是,在地中海这个局部区域,海运取得了对陆运的优势。大家也愿意为此发展船舶技术。最终,爱琴海周边出现了希腊文明,成为现代欧洲文明的先驱。
希腊土地普遍不宜农耕,只出产橄榄、无花果和萄萄酒这些经济作物。相对于内陆农业区,他们更需要海运贸易。船员在海上每天移动的路程,远远多于陆地的农夫。经常与他乡异土打交道,让希腊人养成了放眼天下的胸怀。同时,搞海运需要系统地了解天文地理,各方物产,还需要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这些实际需求促使希腊人发展出领先世界的科学成果。
必须指出的是,希腊文明在今天之所以显示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很大程度在于整个欧洲人都是他们在文化上的后裔,而欧洲人又于近代控制了全球,顺便就将其文化祖先的事迹广泛传播出去。
其实,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总量,两千年前这些海洋国家都无法与同时代的陆上帝国相比,只不过除了希波战争,双方很少发生直接碰撞。
二节:“通舟楫、兴渔盐”
战国七雄谁最富?
这个问题不要与“谁的国力最强”相混淆。以综合实力而论,秦楚两国肯定最强,但就是在战国时代,人们也普遍认为最富的要属齐国,也就是今天的胶东半岛,中国最早的海洋文明社区。
早在4000年前,山东沿海就有人煮盐。周朝开国后,当地成为姜子牙的封地,国号为齐。疆域不大,土地开发程度有限。于是,齐国很早就提出“通商工之业,便盐之利”的主张,这和希腊异曲同工。
齐国有发达的捕鱼业和盐业,都是内陆国家不重视,甚至不存在的行业。国家也很早就颁布“煮盐法”和“捕鱼法”,以刺激和调节这些行业。
齐国船只可以远达朝鲜和日本,将当地的丝绸和陶瓷运销海外。齐景公有一次入海,六个月才回归,续航补给能力堪称惊人。齐桓公时期,他们就开辟了东方海上丝路。齐国还训练水军,重视海战,形成了不同于中原的战争思想。
由于体量不足,齐国无法与秦国较量,选择不战而降。但就人均财富而言,齐国却是战国首富。
三国时代的吴国成为海洋事业继承人。吴国很难在陆地上与魏国抗衡,便寻求往海上发展。东吴在鼎盛时期有五千多条各类船只,时人称东吴“舟楫为舆马”。与同时代的罗马舰队相比,恐怕也不相上下。
东吴将中国的航海中心从山东半岛转移到浙江、福建和广东。依靠发达的航海技术,他们组织过几次万人出海远征。台湾就是在这时首次进入中原文明的版图。248年,三万吴军进入海南岛。他们还试图远征吕宋岛,惜未成功。朱应和康泰的船队则从海陆到达如今柬埔寨等处。
据宋朝《太平御览》记载,东吴时代已经有人驾船到达“大秦”,也就是罗马。这是首次有国人从海路抵达古罗马的记载。
不久,东晋成为东吴的海上继承人。同样难以从陆地上向北方扩展,他们选择发展海洋经济。东晋名僧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从陆地到达天竺,求法后再经印度洋从海路回国。这显示着在当时的印度洋上,已经有通达东晋的传统航线。
东晋时代,人们第一次将水密舱形成定制,发展出安全性能更好的船只。东晋发明了拥有四张帆的船,可以根据风向调整帆面,称为调风。当时,作为导航技术的“过洋牵星术”也已经成熟。除了航海,东晋还大力发展海盐,江苏省海盐县就是在东晋时代成为盐业中心。
纯粹从规模上衡量,齐、吴和东晋的航海技术并不亚于地中海那些小国。然而,地中海沿岸都比较富裕,航海贸易有利可图。而从齐国到东晋,海军所到之处往往是原始蛮荒地区,无利可图,反而需要国内补给。
以绝对规模来衡量,当时中国的陆地部分无论经济体量还是军事价值,都远超海洋。这些越海扩展的事业之所以很少见于经传,就在于海洋只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附属品。
三节:最早的海洋大国
小时候读《水浒传》,我特别好奇混江龙李俊的下落。这位梁山水军总司令看穿朝庭阴谋,带着董威、董猛和费保扬帆出海,居然在南洋成为国王。
当时我好奇的是,他们在陆地上打不过宋朝官兵,怎么几个人出海后就能称王称霸?那些地方难道没有军队?后来我才知道,以宋朝的海上实力,一批人组团下南洋,确实能获得这种结果。
在中国人眼里,最早的海洋帝国不是英国就是西班牙。然而西方不少学者却认为,宋朝才当得起这个称号。历史上东西文明真正开始有直接沟通,也是依靠宋朝的海洋贸易。
虽然在秦朝大一统之前,齐国就重视海洋。中原分裂时,吴国也有海洋经济。但是在大一统王朝中,宋朝第一个倚重海洋经济。“一带一路”中的“一路”,即“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宋代的文明遗产。
与明清两代搞“朝贡外交”不同,宋朝真正把海外贸易当成国家支柱。当时以泉州、广州为代表,宋朝为海外商人提供了很多贸易港口。甚至给外国商人委以官职,请他们到海外招商。
通过收取市舶税,政府获得大量收入。比例最高的南宋时期,市舶税占国家收入四分之一!换算成海洋经济的概念,今天的中国还远未达到这个比例。
当时的宋朝就是“世界工场”,尤其瓷器制造技术,相当于今天的芯片技术,完全拥有垄断性。沿海地区很多瓷器工场如景德镇、福建德化、建窑和浙江龙泉,当年都大量接受海外订单,烧制异国图案的瓷器,再通过海船出境。在“南海一号”等遗物中,发现有大量的海外订制瓷器。这是典型的海洋经济模式。
当时,阿拉伯和印度商人通过印度洋来到宋朝。除了贸易,还留下了海图,以及沿途各地水文资料。明初郑和下西洋所依据的航海资料,基本来自宋朝的积累。中国造船技术积累到宋朝,本身已经很发达。宋人又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龙骨技术,最终才有郑和船队的辉煌。
“李俊称王”当然是艺术虚构,但是在历史上,华人在南洋确实建过国家。1777年,以华人为主体的“兰芳共和国”在加里曼丹岛成立,最大时控制14.68万平方公里,接近辽宁省,并且在历史上延续了110年。这是传统社会末期,中国海洋实力的真实写照。
在《水浒传》的各种同人小说里,《水浒后传》公认成就最高,它描写了李俊等人海外称王的经历。这本书出版于明末清初,不仅记录着宋代的海洋实力,也和更晚成书的《镜花缘》一起,抒发了中华民族拓展海洋的梦想。这个梦想长期被陆地文化所掩盖,但它从来都存在,未来还将大行其道。
四节:大航海时代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陷入“黑暗中世纪”长达一千年。全境分裂成几百个小国,互相征伐,生产力遭遇极大破坏。
积贫积弱的欧洲人努力学习境外先进技术,特别是航海与造船技术,比如中国的指南针和阿拉伯的三角帆。通过消化吸收,他们形成领先的远洋航行能力。依靠这些技术和冒险精神,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国家依靠海洋改变了命运。
大航海时代开始于欧洲的边缘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与吴国和东晋一样,他们在陆地上也很难扩张,只能从海上谋求改变。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不断向南航行,探索非洲腹地。他还设置专门的航海学校,把航海从一种粗陋的经验性劳动,变成系统的学问。
西班牙则派出意大利人哥伦布向西航行,最终发现了美洲大陆。1510年,欧洲人翻越中美洲,抵达太平洋岸边,麦哲伦更于9年后开始环球探险。于是,欧洲人最早形成了全球视野。如今“四洋七洲”的全球划分,都是他们在那个时代留下的。
接着,荷兰、英国和法国开始深耕细作,他们控制北美洲,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终于1839年抵达南极大陆。另一些欧洲人则调头向北,探索北极圈,发现了新地岛。到了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给中国皇帝进献的世界地图上,已经绘制出百分之九十的陆地与海洋。
虽然人类早在一万年前就通过陆路散布到全球,但那是经历无数代人的积累。每代人都生活在一片狭小的地方,并没有全球视野。只有通过航海,才能在一代人之内掌握地球表面的概况。麦哲伦船队用两年半时间完成全球航行,如果走当时的陆路,恐怕毕生都不能完成。
离开相对安全的海岸线,进入深海大洋,在当时接近于死刑缓期执行。大航海时代早期,人类还不能测量经度,包括哥伦布在内,航海者经常不知道自己漂到哪里。当年食物储存能力低下,缺乏补给,吃不到生鲜食品,败血症在远洋船上流行。大洋上又缺医少药,很多普通疾病都能带来死亡。
当时的水手进入大洋,经常在一次航程中产生百分之几的死亡率。几次造成重大地理发现的航行,死亡率达到百分之几十,麦哲伦船队更是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魂归大海。象“巴伦支海”、“白令海峡”这些地名,都是用来纪念在当地遇难的探险家。
单纯看规模,这些航海都不能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但是后者并不能归入大航海时代。因为郑和是依靠海图,将已知地区为航海目标。而大航海时代的本质就是去探索未知领域,去绘制新海图。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地理大发现时代。
这个时代最大的产物,就是正确的地球观。西方人最早了解地球概括,明确了今后拓展的目标。当时,任何陆上帝国都没有这种视野。
当年的航海者并非科学家,地理发现服从于土地占领。也正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海上帝国逐渐征服陆上帝国,左右了人类的命运。
五节:海权威武
地理大发现彻底改变世界格局,海权压倒陆权,成为世界霸权的基础。然而这是后话,并非大航海运动的初衷。
翻开《鲁宾逊漂流记》这些大航海时代的小说就会发现,主人公的出海动机不是开辟殖民地,而是去东方作生意。当年,他们把中国、印度和日本这些东方国家看成黄金宝地,如何从中亚伊斯兰势力阻碍下找到新航线,与东方通航,才是他们的目标。哥伦布就是这样歪打正着发现了新大陆,甚至他到去世前,都坚称自己到了印度。
直到十八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是清朝、印度莫卧尔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它们都是游牧部落创立,通过陆上扩张,最终拥有几百上千万平方公里,以及过亿人口。西方人虽然能航海,但只能对付技术水平更差的印弟安人、非洲黑人或者东南亚人。
这种格局完全决定于船舶技术本身。人类虽然很早就会造船,数千年间只能贴着海岸线航行,不敢进入深海大洋,这使得航海技术成为陆地经济的附属品。奠定西方文明的地中海,总面积还不如南海,只能算是巨型内湖。
早期船只的运载量也不足。在漫长的中世纪,海洋贸易以香料和瓷器这些奢侈品为主。赚钱是赚钱,运载量非常小。如果要开疆拓土,就需要运载大量的军火和粮食。直到18世纪,海运在大宗商品方面无法与陆运相比。
当然,陆上帝国并非不重视船舶,但他们以运河为主。通过开挖运河,连接国土上不同的经济圈。
海权最终压倒陆权,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以著名的东印度公司为例,无论荷兰版本还是英国版本,最初都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公司。来到东方,只能向当地王朝租港口,老老实实交税。这些上亿人口的王朝,如果被激怒,可以轻松地把他们赶下海。
等到1857年印度大起义时,英国从本土运兵,只用一年就完成镇压。更早发生的鸦片战争,则是历史上海洋帝国首次击败陆上帝国。不到两年的战争期间,英军凭借风帆和蒸汽机兼备的混合动力舰,在中国海岸线到处攻击。而清朝陆军只能在陆上缓慢移动,完全被动挨打。
中国人曾经花两千年时间修筑长城,以绝边患。从1840年开始,所有致命入侵都来自海洋。淞沪战役期间,日军更是凭借杭州湾登陆扭转战局。
直到这时,最发达国家已经凭海上运输能力压倒陆地霸权。实践先行,理论随后,美国人马汉明确提出海权理论,标志着海权的最终确立。
进入20世纪,两次大战都由在海上占优势的一方获胜。尤其是美国,凭借最强大的海军和海上物资运输能力,将数百万美军派往国外,保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二战后,即使苏俄这种传统陆上强权,都建立起庞大的海军,海权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这些经验教训都促使中国由陆向海,重塑民族发展的方向。
七节:也曾跨洲越洋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三次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其中,“闯关东”和“走西口”是从陆地到陆地,“下南洋”则要跨越海岸线,把自己投入惊涛骇浪,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也正是这次人口迁移,创造了华人的海外社区。
“下南洋”开始于宋代,完成于现代,期间经历了一个技术水平从领先到落后的衰退过程。最初,南洋诸岛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西方尚未染指,中原王朝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当时“下南洋”,多为经商和出官差。
世人都知郑和下西洋,其实,最早由明政府派出的官差叫黄森屏。他在朱元璋时代率领船队到南洋展示国威,于加里曼丹岛遇到海啸。黄森屏干脆自行建国,又吞并了附近的渤泥国。后来,他以“渤泥国国王”身份朝见朱棣,接受册封。这个渤泥国就是今天的文莱。
郑和下西洋时,南洋还处于部落社会,记载中的“国家”只是部落联盟。船队中很多人留下来定居,与当地人通婚,形成“峇峇-娘惹”文化圈。电视剧《小娘惹》就向大陆观众展示了这种独特的海洋文化。
下南洋初期,中国人和欧洲人在南洋诸岛的势力不相上下,还建立过几个政治实体,实力最大的是兰芳共和国。可惜在明清两代,下南洋被视为“自弃王化”,受到中原王朝鄙视,更谈不上鼎力相助。
进入十九世纪,欧洲凭借工业革命优势,彻底控制南洋诸岛,“下南洋”的主体成了应募的华工。当然,从宋代就开始下南洋的商人群体虽然人数少,但也掌握着经济资源。依靠勤劳和智慧,华人在这些海岛上成为经济主体。
到了清末,南洋相对中国本土已经是富裕地区,大陆沿海居民更是加快了“下南洋”的步伐。孙中山要推翻封建王朝,也以南洋华人为经济后援。改革开放后,来自南洋的华人资本成为内地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
90年代末,福布斯曾经发布过全球华人富豪榜。当时大陆市场经济刚起步,本土富豪无人入围,上榜者都在东南亚,并且无一例外都是当地首富。远到南太平洋岛国里,华人也掌握着当地经济。只不过这些国家体量极小,缺乏关注。
1980年,第二代华人陈仲民当选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开创了华人在南洋诸岛从政的历史。巴新是太平洋区域第二大国,也是典型的海岛文明。陈仲民在任上推动与中国建交,并多次以总理身份访华。
“下南洋”是华人对大航海时代的主动参与,证明了华人从未缺席这个宏大的历史进程。只是由于陆地文化占绝对优势,它没有在中国历史书写中得到应有的位置。
几百年来,凭借“勤劳勇敢”这些基本性格优势,华人在海洋里创建了广阔天地。今后还会借助逐渐提升的科技水平,在大洋深处建立更雄伟的事业。
六节:趋海大移动
人类在东非草原上诞生,在小亚细亚学会刀耕火种,在几条大河边上开启四个文明古国。它们有个共同特征,就是不在海边。
然而,自从西班牙得势后,海权逐渐取代陆权,各国驻在海边的人率先受到影响,形成更高的生产率。由于经济吸引力,先是企业,后是一般人口,陆续从内陆迁移到海边。这个规律叫做“趋海移动”,是过去几百年人口迁移的主线。
1840年以后,中国也开始了强烈的“趋海移动”。上海和香港扩展为世界大都市。1978年以后,中国在沿海地区先后成立4个经济区、5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大大小小的沿海城市相继宣布自己的经济区。内陆人口获得迁移的可能后,形成“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纷纷走向海边。几十年下来,出现了以深圳为代表的大批滨海新都市,沿海省份人口增加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
如今,世界经济已经以滨海区域为核心,人口总量都超过内陆。只不过由于技术发展出现瓶颈,这个“趋海移动”暂时到海岸线为止。
人类之所以发生趋海移动,前提是海洋资源更丰富。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利用海洋资源也更容易。以中国为例,西北地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接近三分之一,却只能供养一亿人,大体相当于广东省。论人均收入,更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
以淡水资源为例,火力发电对淡水的消耗仅次于农业。由于各地都在追求经济发展,从2000年到2015年,新疆、内蒙古西部这些缺水地区的发电量增长了14倍,有些沙漠戈壁地貌的地区,火力发电量居然增加了20倍!
即使从生态角度讲,内地人口向海边迁移,也会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很多植被稀少,物产贫瘠的内陆地区将成为自然保护区。
人不是海洋生物,必须靠技术才能利用海洋。所以,趋海移动的主要动力就是技术进步。每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都被用于海洋,提升着海洋资源开发的能力。
现在,由于某些技术瓶颈,人类趋海大移动停在海岸线上。越来越多的内陆人拥到这里,资源总量的增加跟不上,反而造成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在东京、上海、香港这些特大城市里面。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导致区内居民生活实际水平下降。
据2019年春运统计,沿海客运量几十年间第一次下降,显示了趋海移动在某种程度上暂停,甚至逆转。
然而,人类之所以停在海岸线上,主要是技术升级缓慢,导致海洋上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一轮技术突破,人类可能会更深地嵌入海洋,甚至会有相当多的人生活在海洋上。
从科研到工业,从经济到生活,最终出现大型海洋社区。71%的地球表面承载着未来几个世纪的人类发展。跨越海岸线,深入蓝色地球。在太空时代开启前,先进入海洋时代。这是今后几代人的使命。
八节:陆地经济的困境
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发生在1989年底。当时给中国人带来的震动,是今天年轻读者难以想象的。那时候日本经济蒸蒸日上,人口不到美国的一半,经济却达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东京一处房地产超过美国全国。
当时,普通中国人刚开始购买冰箱、彩电和洗衣机。日本电器横扫中国市场,成为国人追逐的对象。那时没人料到日本经济会从此崩溃,长达三十年毫无起色。
同样,2008年也没人能预计美国泡沫经济会崩溃。虽然股市很快恢复,但是后遗症持续至今。美国靠不断减税放债来维持现金链,因为体量比日本大得多,勉强撑到现在,国内各种危机也积累到接近爆发的程度。
当年的美日分列全球经济前两位,它们的教训值得所有国家借鉴,这就是陆地资源逐渐承担不起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作用。
日本国土狭窄,土地资源本来就不足,早年出海掠夺是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只能用海洋来运货和运兵。直到60年代,日本才开始发展综合海洋经济。至经济泡沫破裂时,海洋不足以支撑日本新的经济扩张。
美国人均土地资源几乎全球无双。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一个美国人交10美元登记费,就能从西部领160英亩土地,折合将近1000亩!便宜土地极大降低了美国的建设成本。即使这样的陆地优势,到21世纪初,仍然在房地产问题上发生经济危机。
一片荒地开垦成农田,才开始有价值。一片农田转化成工业用地,价值能提升十倍。一片厂房如果改建商业街,价值又可以提升十倍。如果再改造成金融街,价格还可以提升十倍。
土地价值的一系列提升,是经济发展的缩影,其背后便是人类开发陆地资源的水平在提升。采矿、冶金、制造、交通等技术都在发展,而它们都以固定不变的土地资源为基础。几百年下来什么都在变,地还是那些地。
从60年代开始,人们就在讨论“资源危机”。仔细一看,基本都在讨论陆上的资源危机。直到今天,很多危机也并在陆地上找到解决办法,只好通过减税和发钱来刺激经济。
多发钱并不是问题,只要实业同步发展,就能消化这些新钱。然而,今天人类的技术体系高度依托于陆地,无论能源、材料还是能开发的土地,都已经很难支持经济象过去两个世纪那样扩张。
怎么办?有人提出要进入“低欲望社会”。国民别有太高的物质追求,社会减少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大家就停留在目前水平上,有人甚至建议倒退到90年代的水平。如此一来,现在我们还要降低生活水平才行。
不过,本书会给你另外的选择——从拥挤的陆地进入宽阔的海洋。无论能源、食物还是空间,都比挤在陆地上强得多。
九节;科学走向海洋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突然咆哮起来,高达十米的海浪冲击沿岸各国,总计死亡22.6万人。这并不是在愚昧的中世纪,而是早就能实现登月的今天。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发出预警。
无独有偶,2011年3月11日,强烈的深海地震引发大海啸,冲击日本东部,死亡和失踪人口合计超过两万。处于世界科技第一阵营的日本,也没能对此做出反应。
这两起海啸都源于深海地震。它们只是极端案例,提示我们如果不了解超过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海底,就远不能了解整个地球。
“没有海洋地质,便没有地质学”,这是荷兰学者库南的名言。地学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却只是“陆上地质学”,只揭示了小半个地球。今天普通人了解的海洋知识,也来自中学“地理课”,而不是“海理课”,也就是海洋科学课程。
科学家由陆向海逐渐扩展研究范围,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以陆观海”的偏见。比如,现在四大洋的划分就是典型的陆地观点,它们的南端一直划到南极大陆。然而,海洋学家在长期研究中发现,如果按照海流情况来划分,围绕南极大陆的海域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主体明显不同。
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在2000年将它确定为一个独立大洋,名叫“南冰洋”。然而,世界地图到今天尚未做此修改。南冰洋附近没什么人类活动,这种划分鲜为人知。
显而易见,探索海底地质的难度远大于陆地勘探。派船出海,特别是去大洋深处,是件很花钱的事。各国都不缺背着标杆钻山沟的“陆上地质学家”,然而要组团出海考察,就只有大国才能办到。
如果想认识整个地球,占地表七成的海底地质情况,当然要比只占不到三成的陆地重要。以板块运动为例,这个假说刚提出时,一直找不到板块运动的源头在哪里。是什么让不同板块互相挤撞,或者互相远离?
直到后来,人们才在大洋中央海岭处找到答案。深部熔岩从这里涌出来,形成各大板块中最年轻的部分,把较老部分朝陆地方向推挤。海里生因,陆上结果。可以说,没有深海勘察的结果,板块运动就一直是假说。
再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为例,它们会扰动全球气象,导致严重灾难,以至于经常在新闻里出现,连普通人都知道这两个名字。
然而,科学家一直搞不清“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原因。现在有种假说认为,深海海流将太平洋中央海岭喷发的热量带到南美西海岸,涌出海面,进而影响大气。由于海岭喷发量时多时少,洋流带出的热量也经常变化,进而导致大气剧烈变化。而要检验这个假说,就必须往中央海岭处派大量的深潜器,进行实地考察。
总之,为了读懂整个地球,人类必须研究海洋!
十节:从航运载体到资源宝库
今天提到“海湾国家”,人们第一反应就是石油。倒退一百年前,当地最重要的产品却是珍珠。采珠人手握尖刀潜入海底,剖开珠母贝,采集珍珠,很多人因此患有眼疾。
虽然人类到19世纪末已经确认海权的重要性,但主要还是将海洋作为航道。强国通过大洋航线运兵、运粮、运原料,最终还要服务于陆地经济。当时除了打渔和晒盐,人类很少再从海里获得什么。
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在四面环海的英国暴发,并且最早出现在纺织业,对烧碱、纯碱和氯产生强大需求。海盐中能提取这些产品,于是除了食用,也成为化工原料。到了19世纪30年代,欧洲人开始从海水里提取溴作为医药,进一步促进海洋化工的发展。近代中国也重复过这段历史。民国时代,范旭东便以海盐为原料,建立起中国首个生产与科技联合体。
原始人一边打鱼,一边走向全球,海洋生物是人类最早获得的海洋资源。工业革命后,发达国家把渔船用机器武装起来,将渔业延伸到深海,捕鲸业便曾经红极一时。
今天,中国已经后来居上,成为全球头号渔业大国。不仅生产最多的海产品,还提供了一千八百万个就业岗位。
作为靠海吃海的国家,中国在海洋开发上还有自己的特长,那就是海洋养殖。早在宋代,中国人就开始养殖牡蛎和珍珠。后来则是海带和对虾等经济品种。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头号海水养殖国家。
1887年,美国人在加利福尼亚海岸用木头建成第一个海洋钻井平台,揭开海洋油气开发的历史。1967年6月,渤海湾里出现了中国第一口海上油井。笔者年轻时骑车经过当地,总会看到一排排吐着火焰的井架。如今,渤海湾里不时还有发现新油田的报导。
1961年,法国人在朗斯河口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从此,人们不仅从海洋提取物质资源,还要开发海洋能源。1980年5月,中国第一台潮汐电站也在浙江省温岭市江厦港并网发电。
1991年,丹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风电场,大海成为绿色能源的新阵地,风机成为世界各国海岸线的一道风景。到了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能力最大的国家。
1959年,美国科学家梅罗发表了第一篇深海锰结核商业开发的可行性报告。从那以后,全球成立了上百家锰结核开发企业,不过都只能进行实验性开采。这次中国没有再落后,福建马尾造船厂开建了世界首艘深海采矿船“鹦鹉螺新纪元”号,已经于2020年下水。中国成为首个拥有全套锰结核开采技术的国家。
随着工业入海,人员也会入海。趋海移动会伴随海洋资源开发重新加快步伐。冲破海岸线,向海洋伸出触角。这是21世纪人类的重要任务。中国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十一节:文艺新天地
1980年,一部美国科幻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名叫《大西洋底来的人》。当时,电视机刚进入中国普通家庭,还做不到一家一台,我要和小伙伴挤在邻居家看这部电视剧。后来我发现,不少同龄人都有类似经历,甚至曾经几十号人挤在礼堂里,象看电影般从十二寸屏幕上看这部美剧。
《大西洋底来的人》拍摄于1977年,在美国并不出名。由于收视率不高,只拍了第一季十七集。然而在中国却引发万人空巷的效果。在电视剧影响下,年轻人喜欢戴主角的太阳镜,孩子们喜欢玩飞盘游戏,或者模仿主角特殊的“海豚式泳姿”。
由于极受欢迎,《大西洋底来的人》被反复播放。还出现了翻译小说,以及国内创作的山寨版连环画,都能发行几十万册。
那是一次海洋文化的洗礼。很多孩子都是在这部剧里才知道世界上有个大西洋。虽然是科幻片,但是剧中的海洋研究院,以及深潜器“探索号”,都用现实题材加工。海的未知、神秘、博大和凶险,令让观众感同身受。
西方文明源自古希腊,以《奥德塞》为例,对海洋的描写早就浸透到文艺作品当中。《马可波罗》游记启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而这个时代又催生出很多海洋故事。从现实版的《鲁宾逊漂流记》到幻想版的《格列佛游记》,不一而足。
工业革命时代,欧美文学更是涌现出不少海洋题材名著。有反应捕鲸业的《白鲸记》,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英文的《金银岛》,有法文的《海上劳工》和《冰岛渔夫》。有小说《海狼》,也有著名的诗歌《海燕》。“泰坦尼克号”事件更是有好几个版本的电影。
进入21世纪,《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无疑成为海洋文化代表作。剥开它的奇幻外衣,会发现这个系列继承了大航海时代的冒险精神和自由精神。海盗们不分国别和民族,在海上通力合作,对抗陆地强权。本片甚至以历史素材为模版,虚构出《海盗法典》,以突出海洋社会有别于陆地的特点。
毋庸讳言,海洋在西方文化界更受重视,能进入一流文学经典,而在中国还不能。我国古诗万千首,却很少有人咏海颂洋。有人指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古代文人多居住在渤海和黄海,这两处海域泥沙含量高,看上去一片褐黄,无法象湛蓝的地中海那样令人诗兴大发。
今天,海洋文学在中国最多算是沿海社区的地方文化。什么时候海洋小说够拿下茅盾文学奖,海洋电影能象《泰坦尼克号》那样创造票房记录,海洋才算真正浸入中华文化之骨髓。
展望世界,海洋无论是作为文艺创作的对象,还是旅游观光的目标,其价值都在上升。当人类彻底突破海岸线的约束,大踏步投入海洋怀抱以后,海洋艺术还会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