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能源宝库
对于贫穷,人们都有直观感受,能源专家却有着更深刻的抽象理解。他们认为,文明程度取决于人均能源占有量。十九世纪末,欧洲人均能源消耗是亚洲的11倍,北美更达到亚洲的30倍!中国人当时积贫积弱,从能源水平上便可见一斑。
即使在今天,中国仍然未能在这个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然而传统能源正走向枯竭,从哪里寻找新能源,进一步提升文明水平?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海洋。
一节:海洋石油
“石油”这个词来自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当时,陆地上很多石油蕴藏在浅表处,有的甚至渗杂在泉水里。
十九世纪后半叶,对石油进行工业化开采后,这些浅表处的石油资源率先被开发。随着技术提升,人类又在陆地上钻取较深的矿井。如今,中国陆地油井已经打到8588米,相当于珠峰的高度。随着陆地石油生产逐渐枯竭,人们很早就把视线转向海洋。
全球海洋石油主要产区号称“三湾两海两湖”。“三湾”就是中东波斯湾、美洲墨西哥湾、非洲几内亚湾。“两海”是欧洲的北海和亚洲的南海。“两湖”一指欧亚交界的里海,名字里有海,其实是内陆湖。另外就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这两处虽然并不是海洋,但与海洋石油一样要使用水下开采技术。
现在,全球海洋石油探明储量是38亿吨,七百多座海洋钻井平台分布各处,创造了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有一百多个国家正在开采海洋石油,其中五十多个国家具备深海油气开采能力。在一些地方,深海石油正在占越来越高的比例。在墨西哥湾地区和南美的巴西,深海石油产量已经超过浅海石油。
在深海里开采石油,从勘探到开采,再到运输,都比浅海难度大,体现着一个国家油气开采技术的水平。如今,国际上已经有超过三千米水深的石油开采船队,能覆盖所有大陆架和大陆坡。
今天的小读者可能想象不到,当年中国曾经大量出口石油,来赚取宝贵的外汇。直到1993年,中国才成为石油进口国。现在,虽然也有大庆油田这类高产区,但是中国石油资源只占全球的3.6%,天然气只占2.7%,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油气消费国和进口国。
所以,海洋石油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命脉。在近海,中国已经探明了十亿吨级的储量,三百米以上的水深都具备开采能力。1990年以后,中国石油产量中的增量部分,有60%来自海洋石油。
2019年,中国生产海洋石油五亿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即使如此,在我国整体石油储量中,海洋石油也只占1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油气开采方面进一步迈向海洋,是中国的战略性步骤。
国际上将中国东海称为第二个中东,南海称为第二个波斯湾,都是极有潜力的海洋石油出产地。不过,这些地方都是深海油气资源,勘探与开采的难度更大。
尽管中国周边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但是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还是要将眼光投向全球。通过投资、并购和参股,中国正在获得更多全球海洋石油份额。典型的有投资南美圭亚超深水油田、购买美国优尼科公司、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等等。通过商业手段,在全球海洋为中国油气资源建立了保障网。
二节:可燃冰
如果说海洋油气是马上能到手里的能源,可燃冰就是预计会到手的能源。
可燃冰的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因为看上去很象冰,所以有了这种通俗叫法。正常条件下,天然气并不与水化合,但是在高压并且低温的环境下,两者会发生反应。地球上哪里会有这种自然环境?一处是冻土,另一处就是深海。不过,陆上冻土中的可燃冰只占整体储量的1%,海洋才是开采可燃冰的主战场。
人类早在19世纪就从实验室里制造出天然气水合物,对它的性质已经有成熟的研究。不过,野外的可燃冰资源一直处在研究和勘探阶段。如果按照含碳量计算,可燃冰能达到煤、石油和传统天然气总和的两倍,是地球上最大的化石能源。另一种计算结果则显示,它可以供人类以现有能源消耗水平使用一千年。
当然,人类不会停留在今天的能源消耗水平上,未来肯定升级换代。可燃冰的价值就是在能源升级之前,保障现有工业不因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受到影响。
然而,由于可燃冰主要储存在深海,一直没有成功进行商业化开采。由于可燃冰形成于高压和低温环境,开采它就需要使用降压法或者热激法,把天然气从可燃冰里分解出来,再提升到地面。
降压法能量消耗低,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面积开采。但是天然气的分解速度会越来越小。热激法可以迅速产气,但是只能局部加热,开采面积的扩张受到限制。现在,人们正在根据不同环境条件,综合利用这两种技术。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二氧化碳置换可燃冰里面的甲烷。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还顺便封存了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可谓一举两得。不过,虽然二氧化碳是主要的工业废气,但分离它的成本却并不低,这种置换法暂时还缺乏商业前景。
开采可燃冰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甲烷带来的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十倍。把它作为燃料烧掉当然没问题,如果直接泄漏到大气里,就是新的污染源。目前的天然气开采技术可以防止甲烷泄漏,但如果开采可燃冰,能否阻止甲烷泄漏,现在还没有把握。
将海床深处的可燃冰变成甲烷和水,它就从固体变成了气体和液体,会导致海底软化,进而导致滑坡。由于有这种后果,可燃冰不能在海洋工程附近开采。广东珠江口外就发现了大面积的可燃冰,因为周围存在着不少海洋工程,就对开采造成了约束。由于这些技术原因,目前可燃冰开采还处于实验阶段,各国都没有商业性的可燃冰项目。
在这个领域,中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中科院广东能源研究所研发出了世界首套可燃冰开采系统。2020年,中国在南海进行了可燃冰的试验性试采”,创造日产量的世界记录。中国很有可能在2030年前,成为第一个商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三节:海水作燃料
用海水当燃料?呵呵,这当然不是“水变油”骗局,而是用海水提练氢,再用氢作燃料。
自从富尔顿发明轮船后,先是煤炭,后是重油,轮船始终是化石能源的消费大户,也是污染大户,每年排放9.4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碳排放的3%。而氢燃烧后只生成水,污染为零。氢动力现在已经在陆地上蓬勃发展,把它移植到轮船上不就行了?
2009年,德国ATG公司研发出全球首艘氢动力船。它可以载客100人,下水后在德国汉堡从事内河运输。由于氢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有限,这艘船不能跑远途海上运输。
2017年,比利时“CMB”公司制造出双动力轮船,主要使用柴油,以氢为辅助动力。由于体量小,也只能用于短途通勤。另外,这两艘实验船的氢燃料来自陆上工厂,离通过海水直接制取还差得远。
2017年5月,日本丰田公司研发的全球首艘自主氢动力船开始环球航行实验。它配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用这些电力从海水中制造氢气,再产生推动船只前进的电能。整个航行期间,这艘船不从陆地输入燃料,真正开始以海水为燃料的时代。
不过,这些实验船只体量很小,离大规模的客货运输还差得远。氢燃料用于航运的前景很美妙,但还有很多技术难点要克服。首先,从海水中取氢靠电离技术,这些氢在使用时又用来发电。这么一来一往,如何保证输出大于输入就成了问题。
其次,以氢为动力需要重新建造一套电力发动机系统。目前,它们的功率还远远比不上燃油和燃气发动机。日本丰田公司的实验船虽然环保,航速却只有七节,比帆船都慢。要想让氢动力船有竞争力,无论速度还是体量,还有很多路要走。
海水有腐蚀性,电离海水取氢时会腐蚀阳极。所以,大部分氢动力实验船只能依靠陆上工厂用淡水制备氢气。丰田公司的方案也是先淡化海水,再用来电解,技术过程复杂而不实用。不过,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人员发明了负电荷涂层,可以排斥氯化物。把它们加在阳极上,既不妨碍导电,也会减缓金属腐蚀。
其实技术能否突破,关键在于需求。靠海水自持的氢动力电池,军事方面会产生极大需求。它可以减少舰船靠港次数,提高巡航能力。“辽宁号”出海一次,需要加8000吨燃油!如果舰船都使用海水提取的氢做燃料,可以腾出很多载重量,增加武装设备。本身也可以长期巡航。特别是无人潜艇,依靠此种技术,几乎可以无限期地在海面航行。
军事需求一旦带来技术突破,便会转向民用。一旦大型船只都使用海水作燃料时,整个海运体系都会为之变化。港口那些巨大的储油罐会消失,船上更多的空间也会用于人和货。
四节:海上风电
同样受日照影响,白天陆地温度的上升速度快于海面,风会从较冷的海面吹向陆地。晚上,陆地降温的速度又快于海洋,风就从陆地吹向大海。如此便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周期性海陆风,并且风力通常不低,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而利用这种能源的最佳方式,就是兴建大型海滨风电场。
相比于内陆风场,海陆风的变化十分规律,发电效率比陆地风高30%。在海面建设风电场完全不占土地,既节省费用,也不会因为土地矛盾耽误工期。风机体形庞大,在公路上运输会造成沿途交通阻塞。放到巨型海洋工程船上,运输就不是问题。
内陆风电场要放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方,比如甘肃酒泉或者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甚至是一些山谷地区。它们通常不是经济中心,甚至周围都没有人烟。发出来的电需要通过电网才能输送到城市和工厂。
而由于长期的趋海移动,滨海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也集中了用电需求。在这些城市的近海建设电场,节省了大量输电成本。
基于这些优点,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快于陆地风电。目前,全球海上风机容量已经达到22吉瓦,到2050年还会增加二十多倍。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的核心。2019年全球的海上风机交易总量中,有76%来自中国。
海洋风电优点不少,但因为要扎在海底,并且要防腐蚀,成本很高。目前,制造和安装成本仍是陆地风电的一倍。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除了减少现有风电的成本,就是如何让风机小型化。
现在一提到风电,人们就会想到巨大的叶轮,一片叶轮能有波音飞机的机翼那么长。可能很多年后,人们会认为这只是一种“古典风机”。小型发电树会取代大型风机,成为风电的主流。
2015年,法国工程师拉里维埃研制出发电树,学名叫小型风力涡轮机。它可以接受四面八方的风,叶轮由天然纤维制成,非常轻盈,只要能吹动风向标的微风,就能让它发出电力,发电效率是传统风机的一倍以上。
这种发电树的体量还非常小。拉里维埃制造的原型机有七米高,未来还会缩小到能放在住宅的阳台上发电。它不象风机那样,由形状固定的叶轮采集风能,而是使用很多小叶片,可以根据建筑条件,将发电树改造成各种形状。
由于小巧而灵敏,发电树仅需要城市里拂面的微风就能工作,放到海边更能派上用场。妨碍发电树普及的不是这种技术本身,而是电网。自从当年爱迪生在竞争中失败,放弃直流电以后,人类已经习惯使用交流电,为此就要配置长距离的输电线。即使风力发电,也要先把电力送入电网,再通过变压器传入各家各户。
而无论是大型风机还是小型发电树,都是分布式发电,本质上类似于家用柴油发电机。那些孤悬海外的小海岛,可能更需要这种发电方式。当海上科研和工厂设施普遍建立后,直流输电在这些地方会占优势,发电树也能普遍利用。
五节:太阳的馈赠
石油可以看到,海风可以感受。大海里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能源,完全靠科学知识指明它的存在,那就是温差能。
19世纪,海洋学家已经能测量出深海的水温,知道它们与海洋表面温度相差很多。1881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松瓦尔提出,可以使用某些沸点很低的介质,在海洋表面把它汽化,驱动发电机发电。再把乏汽输送到海洋深处冷凝,重新变为液体。这样形成循环,就能利用上下层海水的温差来发电。
理论上讲,这种能量来自太阳。正是由于它晒热表层海水,才与深层海水形成温差。所以,温差能算是一份太阳的馈赠。不过,海水吸收的太阳能,其中约有一半导致海水蒸发,这部分能量飞散在大气里,另一半才会被海水储存。具体来说,是储存在表面200米厚的一层海水当中。
深层海水温度都很冷,到了几千米深处,如果附近没有海底火山或者热液,海水差不多都只有几摄氏度。但是海域所处的纬度越高,表层海水越冷,上下层温差也就越小。所以,温差发电要在赤道两侧三十个纬度的海洋里才有经济价值。
进入20世纪,阿松瓦尔的学生在古巴建立起第一个温差发电实验系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古巴位于北纬25度以南,恰好是温差发电的有利区域。
然而,由于石油供应很丰富,没有投资商想发展这种低效率的能源系统。直到七十年代出现第一次石油危机,发达国家寻找各种替代能源,温差发电才又摆到日程上。1979年,美国在夏威夷海边一艘旧驳船上,建立起世界上首座温差电站。如今,日本和中国都建起温差发电实验电站。
海水越深,上下层温差越大,发电效果越好。所以,温差发电最好建立在深海。这也导致温差发电和其它海洋发电方式面临同样的难题,就是把发电系统固定在什么地方。现在只能放在实验船上,规模显然很受限制。
管路系统则是温差发电特有的难题。管道越粗,输送的介质越多,发电能力越强大。然而在海洋里竖起上千米深的粗管道,这是其它海洋工程没遇到过的挑战。石油钻井管道也是竖直的,但是直径远不能与温差发电管道相比。人类在海洋里建有粗大的输油管,但它们都是躺在海底,而不是竖在海水里。
另外,在深海处发出的电,又很难输送回大陆。这也是导致温差发电规模不大的主要原因。目前,它主要是供深海中的科研设施使用。
以中国三沙市为例,当地离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有339公里,不能从海南岛拉过去电网。现在,当地靠柴油发电,而柴油则需要从海南岛运过去。如果能在附近建设温差电站,就能解决供电问题。
温差能越靠近赤道,越有开发价值。然而你打开世界地图就会发现,赤道附近恰恰缺乏大型工业设施,或者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区,甚至没有多少发达国家。所以,温差发电的前景,取决于人类是否大规模进军海洋。
六节:月球的礼物
如果说温差能是太阳的馈赠,潮汐基本可以算是月球的礼物。虽然太阳和月球共同吸引着地表的海水,但是太阳大而远,月球小而近,两厢比较后,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25倍。?
自从工程师掌握了发电的基本原理,就开始打潮汐的主意。因为它是一种很有规律的机械运动,无论涨和落都可以带动发电机。这种能源称为潮汐能。著名的钱塘江大潮,就是潮汐能的展现。
1912年,德国人便建成了小小的实验型潮汐电站。1968年,法国人在朗茨河入海口建成潮汐电站,此后一直是这个行业的标杆。朗茨河口本身水流较急,潮汐电站使用双向发电方式。涨潮时水从外海进入内河,落潮时反过来,来来去去都在推动水轮机发电。
如果在潮水缓的地方建设潮汐电站,就需要借鉴陆地水电站的运作方式,先建设水库。将海水进来,形成水库与海面的高度差,以此来发电。
还有一种简易的潮汐发电方式,叫做潮汐涡轮发电,直接把改造后的水轮机放在潮流中发电,省去基础设施。不过这只适用于自产自用、规模较小的分布式发电。加拿大圣约翰市外的芬迪湾建有世界首座潮汐涡轮发电站,只能供应五百户家庭的用电。
虽然潮汐到处都有,但适合建电站的地方并不多。必须有狭窄的海湾或者河口,才能形成很高的潮差。这个地方还要接近电网,便于传送电力。入海的河流通常是水运要道,建潮汐电站还不能阻挡航运。
在这些条件约束下,中国沿海总共发现了191处适合建设潮汐电站的地方。浙江省虽然面积不大,由于地形优势,占据中国沿海潮汐能储量的41.9%。
这么多地方,目前总共只建成十来座潮汐电站,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以装机容量来计算,中国浙江省的江厦潮汐电站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潮汐现象遍布所有海域,但以海边最为明显。由于水浅,海水冲到这里会形成大浪。那些经常有惊涛拍岸的地方,能源密度很高,比太阳能和风能的密度还高。
潮汐电站也因此都建在海边。这也让它更接近用电单位,与其他海水发电形式比更具备市场优势。所以,潮汐电站很早就进入实用阶段,而其它海水发电方式都还在实验中。
内陆建设水电站,一般都要征地和移民,产生社会矛盾,延长工期。适合建设潮汐电站的地方往往是无主荒地,不会形成产权问题。这也让潮汐发电减少一层无形成本。
就目前情况来看,潮汐发电还不是主流发电形式,只能在滨海社区形成补充。但是,在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促进下,潮汐发电会有很大的潜力。
七节:洋流发电
依靠着奔腾的长江水,三峡电站建成以来,蝉联世界水电发电量的冠军。然而江水与洋流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世界最大的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水流量相当于全球所有河流流量总和的80倍!注意,是所有陆地河流!即使排在第二位的太平洋黑潮,最大流量也是长江入海口处的两千多倍!
如此洪大的水流,携带着天量的动能循环不息。如果用来发电,未来岂不是会有海上三峡?当然,早就有很多人在打这个主意。可是理论很丰满,现实较骨感,洋流发电一直停留在实验阶段。
水电站的发电机固定在整体结构里面,洋流都位于远海,发电机要如何固定?如果不固定,它就会随波逐流,根本不能发电。这是洋流发电的头号难题。1973年,美国莫顿教授提出了一个方案,在海面下30米处敷设固定管道,直径达170米,内装发电机组。让海流带动发电。
这样巨大的发电机组,尺度已经和三峡电站的水轮机差不多,难以实施。美国人后来开发出驳船式海流发电站,就是在一艘船的两边装上水轮,和早期的明轮船只形状类似。只不过不靠明轮驱动,而是停在那里,让水轮在海流推动下带动发电机。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学院另辟途径,把洋流发电与风电机捆绑在一起。如今沿海已经建设有很多风电场,有些洋流也会途径这些地方。该团队设计出双转子发电机,可以同时使用风力和洋流驱动。
我国台湾地区处于西太平洋黑潮影响下,当地中山大学陈阳益领导的黑潮发电研究计划已经通过测试。这个实验电站系泊在900米深的海底,通过低转速洋流能涡轮机,将海流变成电能。
黑潮也流经日本,当地新能源研究所团队在鹿儿岛外海作了类似实验。他们将涡轮机沉入几十米水下,获得了持续的电流。
金门大桥是美国旧金山市一景,我们经常会在美国电影里看到它的身影。当地管理委员会曾经计划利用桥下的水流带动发电机,给周围750户人家供电。这个项目价值220万美元,属于机动灵活的发电方式。
重庆宇冠科技公司还开发出一种数控洋流发电机。每台只有15千瓦,输出功率和最小的柴油发电机差不多。在每秒两米的流速下,这种发电机可以供数十人生活用电。但如果在大洋里敷设5000台,就能支持一座小城市用电。而它不消耗燃料,不产生噪声,清洁环保。
与洋流本身的规模相比,这些洋流发电实验非常不起眼,似乎浪费了洋流的能量。其实,阻碍洋流发电提升规模的原因更在于应用。只有把这种发电站设在深海大洋,发电规模才能扩大。如此一来,就要建设复杂的海洋输电系统,远不如把电站建在城市附近更经济。
未来能释放洋流发电潜力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不再为陆地供电,而是为海上浮城供电。
八节:惊涛骇浪都是电
然而,上述所有能源,都不是海洋中最大的能源。海洋中到处都有波浪,是典型的机械运动,由此产生的波浪能,占全部海洋能量的94%!看着它们日复一日白白消耗,早在19世纪就有人打起波浪发电的主意,它又叫波力发电站。
现在,人们已经设计出各种波力发电装置。其中一种叫做振荡水柱式。它象是打气筒,下面与海水相通,上面与空气相通。波浪进入装置时,空气室里的空气被压缩,波浪下降时空气又膨胀,一来一往都能驱动发电机。这种发电方式可以利用波浪上下振动中的能量
另外一种设计叫摆式波能,它的主要部件是“摆板”,在波浪冲击中摆动,带动发电装置。由于波浪方向不断变化,摆式波力发电机随时调整位置,以对准波浪来袭的方向。
还有一种设计叫波面筏装置,专门收集浅水中的波浪能。它象一只漂在水面上的筏,内置有面板,能随着波浪运动。筏与面板连接处有液压结构,在波浪推动下不断伸缩,转化成电能。有时候,波面筏也会设计成浮筒,适应不同的水面。
这些装置利用的发电原理都是电磁感应定律,让转子切割磁力线来发电,和传统的水电、火电没有区别。另有一种完全不依靠电磁感应的压电材料,可能更适合波浪发电。
某些晶体受到压力时,会在两个端面间出现电压,形成微弱电流,这就叫压电效应。1880年,科学家就从石英晶体里发现了压电效应,现在已经发现了若干种压电材料。但是它们产生的电流一直很微弱。所以,压电材料目前不用于发电,而是用在传感器上,把微弱的压力变化用电流反应出来。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最新的压电材料已经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可以经济地把压力转化成电力。在陆地上,已经有人把压电材料放到公路下面,把来往汽车的压力转化成电力。压电材料更合适于宽阔的洋面,用波浪造成的压力来发电。这样的波力发电机不需要复杂机械传动结构,质量大大减轻。
各种设想和方案研究了一个世纪,2018年,世界首座波浪发电场终于在英国康沃尔郡投产。2020年,中国首台500千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也在珠海大万山岛启用,标志着我国处于波浪能开发的前列。
推广波力发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输电。和小型洋流发电一样,波力发电也是分布式发电。集中输入电网,再分散到各家各户,这个过程会导致很大损耗。所以,波力发电更适合灯塔这类海洋工程,或者海岛社区使用。
九节:聪明的海水发电术
理论上讲,任何机械运动都可以转化成电力。所以,地球表面并不缺乏能源。只是到目前为止能源技术还很粗放,转化不了自然界那些细微的、杂乱的机械运动,比如纷乱的水流。
所以,能源技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是“智慧能源”。力图把各种新技术融合到发电领域,利用以前难以使用的微小能源和零散能源。水伏发电就是一种。
自然环境中的水被太阳照射,每时每刻都在蒸发。每蒸发1克水就要吸收2.26千焦的能量。全年加起来,地球表面的水在自然蒸发中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人类消耗能源的上千倍!这种无声无息的能量以前根本无法使用,但是现在有种碳纳米管材料,通过与水作用,可以转化水蒸汽携带的能源。几平方厘米的实验材料发出的电,已经可以打开液晶显示器。
这种新兴发电方式被称为水伏发电。和光伏发电一样,也要依靠材料的特殊性能。不需要搞基建,把材料在水面上铺开就能产生电能。
理论上讲,江河湖海都能搞水伏发电,但是陆上水面不适合大规模覆盖,海洋却可以。几平方公里水伏材料就提供一个中型电站的电力。目前,由于碳纳米管材料十分昂贵,水伏发电还没有投入实验。但是碳纳米管的单价也正在不断下跌。等到能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见到大洋上的水伏电站。
除了水蒸汽,水滴也可以用来发“聪明电”。1867年,英国科学家开尔文就研制出“滴水起电机”,让水在滴落过程中通过静电感应作用形成电压差。由于发出的电能十分微小,“滴水起电机”只是一种用于演示的实验仪器。
2020年,香港城市大学的团队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改进了滴水起电机,把发电效率提高了上千倍!每平方米产生的最高能量达到50.1瓦,可以点亮LED灯。现在,水滴发电还只能进行原理演示,未来还要通过建设实验电站,才能走进实用阶段。
海洋和陆地上都在降水,海洋因为占据七成地球表面,降水量也大体是全球降水总量的七成。滴水发电成熟后,既可以在陆地使用,也可以成为海洋社区的电力来源。
相比于我们熟悉的火电厂和水电站,这些能源的潜力大到不可比拟,但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散乱,水流方向和幅度都无法控制。即使能发电,也是忽大忽小,忽有忽停。所以,需要自动控制技术更上一层楼,让整个电力系统变得更“聪明”,才能把这些零散电力集中起来,大规模使用。
除了潮汐电站,所有这些海洋发电都离陆地居民点很远。温差能最好在赤道附近,波浪能最密集处在北大西洋。要把这些地方发出的电引回大陆,就要建设复杂的海底电网体系。发电成本虽低,输电成本却高。
所有这些海水发电技术都要等将来的某一天,才能大兴于世,那就是人类在大洋里建成永久驻留地。
十节:终极能源
不久的将来,可控核聚变将成为最主流发电模式,一举替换掉其它大规模发电技术。届时,海水将会给核聚变提供取之不尽的原料,那就是氢的同位素氘。
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两个氘原子核会聚变成氦,中子和电子释放出来,释放巨大能量。由于能量密度极高,氘的使用量很小,百万千瓦核聚变电站每年只消耗304公斤氘。
一升海水就能提炼30毫克的氘,所有海水包含着45万亿吨氘。如果上述工业链条最终形成,一升海水相当于300升汽油。比水变油还值钱。而且海水中提取出氘以后,几乎不改变海水性质,可以重新排放入海。
从1950年代开始,由苏联工程师设计的托卡马克装置,就成为可控核聚变实验平台。90年代后,中国也加入这场能源革命,在合肥建立起世界首座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它已经创造了1000秒的连续工作记录。未来的使命就是实现真正的连续工作,最终实现能量净输出。
与可控核裂变相比,可控核聚变条件复杂得多,一时半会还得不到收益。所以,一个国家承担不起实验费用,需要国际协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50年前后,人类将建成第一座可控核聚变的实验电站。这是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前要登上的最后一级能源台阶。人类普遍使用化石燃料后,就不再烧木头。一旦核聚变电站启动,人类目前的能源结构也将彻底改造。占地面积过于广阔的水电将首先消失,污染严重的火电也随后消失。甚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也不会长久,风机制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也都是高耗能产业。
当然,核裂变电站也在消失名单上。毕竟裂变燃料很少,燃烧后的核废料如何存放,也是矛盾尖锐的问题。而核裂变的最终产物是氦,没有放射性,十分清洁。
更重要的是,人类历史上不断为能源发动战争。可控核聚变将终结这类战争。谁愿意为取之不尽的海水开战?
首座核聚变电站发电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内,所有其它的集中式发电都会消失,天空变得清洁,大地变得安静。仍然会有一些分布式发电,如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伏发电,服务于远离居住区和工业区的人们。重要的是,依靠强大的核聚变,人类才能开启宇宙时代。
如果按照现有能源使用量计算,海水中的氘可供人类使用250亿年!即使提高几倍,也足够用到地球被太阳吞蚀掉。早在那之前,人类便已经离开地球,开发星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