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与健康有关的职业
新冠疫情让人们再次领悟一个简单的道理——什么都不如健康重要。失去它,不光个人生活受到威胁,经济活动和社会进程也失去了基础。
所以,我把与健康有关的职业变迁放到了首位。
1、人体修复工回本章
药物和手术,这是现代医学的两大法宝。依靠它们,人类已经把平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很快,医学将会迎来第三大法宝,它叫组织工程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工材料制造身体零件,在病人需要时给予替换。
更换人体零件?其实,以前就有类似的技术——器官移植。不过,合法的器官移植需要死者生前自愿捐献,来源稀少。比如,全球有角膜病盲患者6000万人,中国就有500万,每年还新增45万。都靠死者捐献,绝大部分人盼不到能移植的角膜。
即使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每一个获得肾移植的病人背后,就有十三个病人因为得不到肾源而死亡。来源稀少,成本就非常高,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包括助长了特定的犯罪行为。偷摘尸体器官、骗捐、拐卖儿童摘取器官等等,这些犯罪都已见诸报端。从贫穷国家偷窃器官卖入发达国家,更是广泛存在的国际犯罪链条。
器官移植还要考虑排异性,比如,皮肤就只能自体移植。通常是从患者大腿和臀部这些隐蔽处取皮,移植到面部、颈部这些裸露处。所以,治疗时也会造成新创伤。
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在流水线上批量制造人体器官。现在,这类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制造出来的器官可能还比较笨重,不能放到人体里面。比如,现在已经有可穿戴式的人工肾,可以让尿毒症患者不用再去经常透析。但它还是要穿在腰间。
另外,有些人造器官只是验证了具有类似天然器官的功能,还没有经过人体实验,暂时不能运用在临床上,比如人造肝脏和人造血管。
但是,随着新材料和三D打印这些技术纷纷用于人造器官,会让它们更小巧,更稳定,最终能够大批量运用于医疗。
届时,青壮年患了重症,就不再需要从活体上移植,避免很多道德和法律问题。人们衰老后,也可以通过不断更换器官来维持活力。有些疑难杂症更是需要组织工程来解决,比如白癜风,除了更换皮肤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终,就象《战斗天使阿丽塔》描写的那样。我们除了脑,其它部分都可以由人造物体来更换。甚至,我们不仅能因此而长寿,还会变得更强大。
30年后,成熟的组织工程将形成庞大的产业,很多医生要改行为“人体修复工”。他会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人造器官,再从流水线上便宜地获取,然后装在病人身上。
可喜的是,中国在组织工程技术上直追世界水平,已经研制出人造角膜、人造血管等产品。有十四亿人口,我国也肯定会成为全球组织工程业的最大市场。
2、移动医生回本章
1984年,菲利普斯发明了“红外式额温枪”。十年前,这个东西出现在日本电影《感染列岛》和美国电影《传染病》里面,大部分中国观众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如今,大街小巷都能见到额温枪。
类似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已经层出不穷,也标志着一套全新的医疗体系已经诞生,那就是移动医疗。
古代并没有“医院”这类固定地点,绝大部分医生个体经营,上门为患者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到病人的职业情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所以,各民族古代医学都不仅仅针对生理问题,还涉及生活方式。
这当然是个优点,但它抵消不了传统医学的致命缺陷。没有科学检测仪器,只能靠经验判断,非常不准确。又因为没有医疗设备,只能靠草药和按摩等土法施治,效果也很差。现代医学在检测和治疗两端发明出大量仪器设备,最终取代传统医学。
然而,有了这些设备后,就需要把它们集中起来使用。特别是电力系统出现后,新出现的医疗设备需要集中供电,医院开始普遍建立起来。
与传统医疗相比,科学设备的效率当然提升了一大块,但是病人需要离家就医,产生各种不便,医院也成为新传染源。
更大的问题是,医生只能接受已发病的病人,失去了观察病人日常生活的机会。这导致他们只能检测生理变化,只能针对生理问题入手。进而导致现代医学偏医药,偏手术,缺乏人文关怀。
通过否定之否定,移动医疗把古代和现代两种体系的优点综合起来,它依靠的就是类似额温枪这种遥感的、便捷的、小型化的检测手段。
最初,小型检测仪器主要用于现场急救,病人抢救后还需要送医院治疗。随着医疗设备进一步小型化,特别是大数据和智能手机出现后,它们也用于日常生理检测。并且,医疗设备还开始傻瓜化,由专业医生简单指导,普通人自己在家就能操作。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在家量血压,心电图也能在手机上操作。通过检测,我们能知道每天的睡眠质量。酒精检测也集成到手机上,随时可以知道有没有过量。血糖检测可以在进食过量时发出警示。
有位美国专家把个人检测发展到极致,不仅心率、血压、血氧量这些常规指标,他还检测各种蛋白和微量元素的水平,总计几十项之多。
除了生理检测,行为监测也可以反应健康水平,我们都熟悉的计步器就是一例。人在患流感后会减少外出,行为方式发生规律性变化。有种手机应用就可以通过这些变化估测一个人是否患上流感,而不需要对他进行生理检测。
和外卖员一样,将来的社会需要大量移动医生。他们的主要任务不是看病,而是教人们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资源也由治疗病人转向防病和保健,“不治己病治末病”的理想将通过移动医生得到实现。
3、睡眠治疗师回本章
在缺医少药的传统社会,人们百病丛生,但却很少失眠。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和互联网,再加上白天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天一黑人们就累得沉沉睡去。
80年代末,笔者到山东老区作社会调查,傍晚路过一个还没通电的山村。直到迎面有人影晃动,我才意识到自己是进了村。周围不仅没有光线,没有人声,连狗都不叫。现在想来,在那种环境下,人们除了睡觉,也没有别的事可干。
睡眠障碍是典型的现代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它包括夜惊、嗜睡、梦游、早醒等等,但失眠位居首位,所以人们提到睡眠障碍,通常就是指失眠。
几十年前,失眠还属于“知识分子病”。人们觉得只能他们才会用脑过度,导致失眠。到了现在,体力劳动范围大大压缩,家务事对体力的消耗也远不如从前。过去一餐饭要做两个小时,出门只能骑车或者步行。如今人们提到“工作压力大”,主要是指精神紧张,而不是体耗多少卡路里。所以,人人都被失眠威胁。另外,噪声、光污染和大量饮酒,都会导致睡眠障碍。
目前,睡眠障碍还属于神经科的范畴。在该科的问诊量中,睡眠障碍占第二位,仅次于头痛。然而,人们通常是在睡眠障碍发展到严重时才看医生。所以,普通人当中睡眠障碍的比例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7%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就有3亿人。
而且,90后的年轻人至少84%都有睡眠问题。电子产品的滥用,还有过量的夜生活,人为推迟了睡眠时间。由于觉得自己年轻,耗得起,年轻人通常对此不以为然。但是,人类睡眠不仅为了身体休息。白天我们吸收零散信息,睡眠中大脑会进行“后台整理”。所以,睡眠能促进长期记忆。另外,人在睡眠间释放更多的生长素,缺觉的青少年身体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睡眠问题在这几十年开始加剧,已经形成了一个睡眠产业链,包括睡眠枕头,安眠保健品,助眠APP等等。不过,大部分只是安慰剂,没有实效。安眠药确实有效,但是毒副作用大,尤其不适合年轻人使用。
人体靠释放褪黑激素导致睡眠,所以,人们也会服用褪黑激素改善睡眠,但是外服的褪黑激素很难吸收,有些助眠保健品加大其含量,更导致身体不适。
由于人们日益认识到睡眠障碍的危害,也由于这并不是单靠药物能解决的问题,将来,睡眠医生会从神经科独立出来,成为热门行业。
睡眠障碍主要靠行为治疗。由于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睡眠医生要深入患者生活,了解具体是什么原因在影响睡眠。然后,他们要帮助患者重新安排作息,养成好习惯,并辅助以药物和保健品。一个睡眠治疗师通常服务于几个、十几个人,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止。
4、智能纹身师回本章
过去,人类制造出木腿、助听器、眼镜和假牙,弥补身体功能的缺失。后来又进步到往体内植入人造器官。现在,有些人已经不满足于此。他们要往本来健康的身体里植入一些东西,让自己的体能超越普通人,这就叫“人类增强技术”(humanenhancement)
这个词原本是医学术语,是指用技术手段恢复损失的身体机能。早期的植入物包括人造关节、人造心脏等,功能都不如天然器官。所以,不会有哪个健康人故意往体内植入它们。
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造植入物的功能逐渐胜过天然器官。原来不能植入的设备比如特殊芯片,也缩小到可以植入。于是,“人类增强技术”的含义就变了样,指为了非医学目标来增强人体能力。
国内知名直播平台“欢聚时代”的创始人李学凌,就植入了身体指标监测芯片,随时了解身体功能的数据。约有四千名瑞典人在食指里植入密码芯片,轻轻一碰,就能开自家的各种锁。盗贼除非切掉他的食指,否则永远得不到这把钥匙。
还有更为神奇的植入物,比如,有人在皮下植入微型LED。当附近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后,这块皮肤就发亮,提示有强磁场。还有人植入方位指示器,面朝北极后,它就会在皮下震动。
更有一种无线硬盘,植入者可以用它下载电脑中的资料,随身携带。当然,一般人不需要这种东西。但是从事间谍活动,或者转移商业机密,这就是安全保障。还有人在研究眼部植入物,争取能看到红外线或者紫外线,就象电影《铁血战士》里面那个外星人一样。
在这个领域最激进的人希望植入芯片来改造大脑。论接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速度,我们的脑和一百年前的人脑完全一样,但是计算机诞生七十多年,运算已经加快了万亿倍。他们想用这些技术让天然大脑的信息处理速度也跟上来。
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和纹身有什么关系?哈哈,其实,它们现在都由纹身师和穿耳师完成。想植入这些小东西的人都很健康,所以,专业医生不会提供这种服务。
目前,能植入的芯片只有米粒那么大,一般是植在食指或者虎口,创口很小,甚至在植入时没有痛感。当然,以后会植入更大更复杂的部件,位置也不限于手,更可能是后背、足根之类皮肤厚实的地方。除了那种提升人脑的芯片比较专业外,其它都可以由纹身师完成。
听说要把人造物植入身体,很多有技术恐惧症的人便会害怕。但也有相反的一群人,他们知道那些植入物的性质,反而追求这种植入。随着教育水平提高,这群人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的法律也没有禁止对健康人体进行植入。
据说,国外有的纹身师每周能做五单芯片植入。预计在将来,智能植入会成为一个独立行业,并且很热门。
5、基因测序员回本章
前不久2020年初,尘封28年的南医大女生被害案告破,警方用DNA技术锁定犯罪嫌疑人麻继钢。以前之所以迟迟不能破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项技术还不成熟。
这个转变来自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是第一次对人类基因进行测序。包括中国在内,几个国家共投入30亿美元,还有大量科研人员进行合作,直到2001年才完成任务。
从那以后,基因测序的成本迅速降低,到现在只有每次一千元左右。基因测序技术成熟后,水银水银泻地般地进入很多领域。刑事侦察自然首当其冲,最近这些年,DNA对比已经成为常规侦察手段。本次新冠疫情当中广泛使用的核酸检测也是基因测序。通过它,各国才能及时掌握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随着基因测序门坎的下降,它在生物学领域已经大规模运用。世界上的生物种类估计约870万种,已经发现并登陆在册的约120万种。也就是说,至少有120万种生物基因可供人类检测。以前,生物学家只能观察生物的外部性状,现在纷纷转头去测它们的基因,试图从根本上了解各种生物的生长机制,以及它们的应用价值。
古人类研究是基因测序的又一个运用方向。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有一千多万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国的研究也表明,拥有F115基因的刘姓人氏都是刘邦的后代。这种靠基因测祖先的服务,预计会越来兴旺。
当然,这种研究的目标不是做家谱,而是更多地了解古人类迁徙与融合的过程。比如,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来自哪里?目前基因测序的结果就支持是在非洲。
基因测序也成为新兴的医疗服务行业,甚至在医院之外,已经存在着高档会所式的基因测序机构。顾客在那里留下血液或者唾液,支付一千元左右,很快就能得到结果。目前,这种基因测序主要服务于遗传疾病的筛查。
美国影星安吉丽娜通过基因测序,查出自己有患乳腺癌的风险,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切除乳房。这是基因测序行业发展中的著名花絮。
现在,通过基因查出隐患,还只能以预防为主。将来基因疗法成熟后,发现遗传病能够通过基因重组进行治疗,大大减少药物和手术的使用。到那时,会有更多的人,甚至绝大部分人都愿意做基因测序,成本也会降到一顿饭的价格。
现在,中国主动接受过基因测序的人数超过一百万。和十四亿人比起来不算多,但是2017年也才三十万,可见市场正在迅速膨胀。即使不是为了防病治病,基因测序也会加强人对自身的了解。
未来,每个人都会有基因身份证。它完全无法伪造,甚至不必有实物,人们把手指放到检测仪器上,就能出现个人身份信息。诸如指纹、掌纹、虹膜这些生物信息与DNA相比,都会完全落伍。
那时候,我们的身体就是行走的身份证。
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海量基因测序基础上。所以,我郑重向你推荐这个有前途的职业。
6、海上防疫员回本章
新冠流行期间发生过两个小插曲。一是各国邮轮纷纷被禁止入港,只能在海上漂流,有些船只因此爆发感染。二是美国两艘海军医疗船投入防疫,却什么作用都没发挥。
把这两条新闻放到一起看,会给人留下船只是防疫软助的印象。其实,逆向思维后你会发现,船恰恰是防疫的关键设备。它既能彻底隔离病人,又拥有机动性。只不过不能靠现在这些船,必须是专门打造的防疫船。
美国军用医疗船在防疫中不起作用,在于它们以收治战伤为主,并非针对传染病建造,没有负压舱室。邮轮之所以大面积感染,在于使用中央空调。而对于这两个技术缺点,专业防疫船在设计时上就可以避免。
中国一多半大城市不是沿海,就是沿江,万吨轮从长江上溯可以直达重庆。这次武汉用十天时间搭建起两座专业医院,速度不可谓不快。但如果平时就有一艘数百床位的专业防疫船,直接沿长江开过去,速度会更快。
如今,三分之一的人类住在海岸线六十公里内,60%住在海岸线一百公里内,全球GDP最高的十大城市,有八座在海边。这意味着拥有直升机平台的专业防疫船可以调往世界各地,在传染病暴发时便能“应收尽收”,彻底控制。
专业防疫船的设计可以参考中国海军“岱山岛”号,这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医疗船。所谓专业,是指船体完全为医疗目的设计,而不是象美军医疗船那样,改装自其它船只。这艘船拥有运输病人的直升机位、吊篮,特制电梯等专门设备。
“岱山岛”号吨位将近一万四千,拥有三百多个床位,其中就有十间隔离病房。由于还不是专业防疫船,上面各科室都有。如果完全为防疫目标制造一艘船,即使同样吨位,因为功能单一,床位还可以增加。
“岱山岛”号下水后便周游列国,尤其是贫困国家,提供医疗服务。所以又被媒体称做“和平方舟”号。未来的专业防疫船与此类似,下水后便游走海洋,奔赴各方执行任务。机动性是它的最大优势、全球如果有几艘防疫船,便可以集中起来,在某个沿海国家出现疫情时立刻控制住。
到现在,各国都没制造过专业防疫船。不是缺乏技术,而是没认识到传染病对全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制造并维护这样一批船只,平时不经常用,成本肯定很高。然而,本次疫情充分说明,各国为切断传染所付出的社会成本,远远高于装备和维护一批专业防疫船。
现在的海军医疗船没有常备医生,执行任务时要从陆地医院抽调医护。将来的专业防疫船会驻着一批特种兵式的防疫人员,随船前往世界各地应对传染病。他们就成为专业的海上防疫员,全人类的抗疫战士。
7、精神病医生回本章
精神病院到处都有,“精神病医生”也算新职业?
其实,现在的精神病学还不能准确诊断出精神病,更不能根治精神病,最多只能用药物缓解精神病的症状。精神科医生的主要职能是监护病人,防止意外。严格来讲,只是精神病人的看护员。我这里说的精神病医生,是指能象治疗感冒、腹泻那样,对精神病能够根治的医生。
精神疾病不同于心理疾病,一般认为它们都由生理病变造成。然而,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仍不清楚。现在的精神科医生只能通过与病人谈话,或者观察病人行为,判断其是否患有精神病,处于“望闻问切”阶段。其它医生使用的生理检测,目前对精神病还没有什么用。
对精神病的生理研究长期滞后,主要受限于它的特殊性。如果用实验动物作研究,医学家可以发现动物的神经系统发生哪些病变,但却无法问这些动物,它们主观感受是什么。如果研究精神病人,可以在谈话中了解主观世界的变异。但是又不能随便检查他的脑。至于脑电图检查,对神经科有用,对精神病的诊断作用很有限。
还有一种研究途径,就是当精神病人去世后,解剖他们的神经系统,看看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目前已经用这些方法,确认出一些精神症状对应的生理异常。但是还不能解答一个问题,病人是先有精神症状,导致生理异常,还是先有生理异常,才导致症状?这需要在病人发病时检查他们的脑,显然也是不许可的。
正因为这些局限,精神病学积累了很多症状,但很难找到病因,更不能对症下药。现有的精神药物多半只用于缓解症状,由于副作用大,经常遭遇病人抵制。其它还有脑白质切除术、电击治疗等方法,因为痛苦大,作用不明显,已经被禁止。
即使精神病的症状,由于精神科医生只能凭经验检查,对同一个病人也会做不同的判断。准确率很低。
所以,精神病院更象护理机构。通过集中管理精神病人,减少社会负担。不过,随着核磁共振、近红外光谱技术这些非侵入式检查技术的提升,医学界离找到精神疾病生理原因的时刻已经不远。
将来遇到精神病人,也会象其他病人一样,通过仪器进行准确而精密的检查。至于治疗,也可以使用非药物、非侵入式的方法。例如,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组使用“经颅随机噪声刺激术”,对25名测试人员的脑进行轻微电击,以运算功能区为目标。结果,他们的运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效果可以保持半年之久。这类技术就可以治理老年痴呆和中风患者。
数学运算几乎是最复杂的认知能力,能用物理手段提升这种能力,就有希望强化其他能力。最终,医生就能治疗智力低下之类先天的精神疾病。
到那时,真正治病的精神病医生才诞生。
8、癌症护理师回本章
人们长期谈癌色变。得了癌症就象被判死刑,如果有人检查出癌症,又能存活几年,会被称为“抗癌英雄”。笔者就有这样的朋友,还被电视台采访,最后仍然不幸离世。
当然,也不是没人能够治好癌症,但是要经历痛苦的化学治理,或者放射治疗,导致脱发、不育、生活质量下降。
然而不知不觉间,我们周围也有了很多癌症康复的患者。他们不仅能够存活,还能回到工作岗位。如果没有指明,别人都不知道他们患过癌症。更有人指出,几十年后癌症将成为慢性病,绝大部分癌症病人都会康复。
大规模治愈癌症不是靠某种特效药,而是靠医疗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所以没有那么戏剧性,反而是润物细无声。
首先要归功于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癌症在早期往往没有主观不适,等发现问题去检查,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另外,体验普及也是重要原因。过去检测费用昂贵,普通人只有自我感觉生了病,才舍得到医院做检查。现在体验已经从医院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行业。每年花数千元作个全面检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消费习惯。而且,企业和国家也在把体检当成福利进行普及。
因为有更多的人进行常规体检,促使癌症在早期就被大量测出,提高了存活率。比如,为了预防乳腺癌而进行乳房切除,现在就已经普及。
治疗癌症的药物也在发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激酶抑制剂”,把它放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混合的烧瓶中,癌细胞不会被杀死,但会停止繁殖。这种药不仅毒副作用极小,而且移除后,它的作用仍然保留下来。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甚至发现,与癌症齐名的魔鬼艾滋病病毒,也可以用于抗癌。他们通过基因技术改造艾滋病毒,让它去激活抗肿瘤药物。这样,药物剂量减少到现在的三百分之一,仍然可以达到同样疗效。接受化疗的病人就不用再经历痛苦的折磨过程。当然,这种改造过的艾滋病毒也对人体无害。
诸如此类的新疗法不断产生,当癌症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后,它将成为一大类慢性病,围绕癌症的医疗机制也会发生根本改变。
过去,大部分癌症病人会在几年内去世,医院治疗的目标只是“延缓死亡时间”。从病人到家属,再到医生,都没把治愈当成真正目标。
今后,由于绝大部分癌症病人都能慢慢地康复。再加上癌症是典型的中老年疾病,随着人均寿命提高,癌症病人的总量也会上升。所以,未来社会可能会建设一批癌症疗养院,真正以治愈为目标。
一个人患上癌症,可能会请几个月“癌假”,到疗养院根治后返回正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大批“癌症护理师”,他们除了疗治,还要照顾癌症患者的生活,作心理辅导,帮他们打消顾虑,建立信心,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9、外骨骼设计师回本章
《机械战警》、《喋血战士》这些科幻片给大家展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把机械义肢装在一个人身上,让他从此飞檐走臂,力大无穷。这种技术叫做机械外骨骼。
研制外骨骼技术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象科幻片描写的那样,让军人或者警察获得超过普通人的强大体能。甚至制造出机甲,由人在里面控制。
不过,外骨骼其实就是穿在身上的机器人。以目前的机器人技术,完成各种动作都还靠刚性驱动,动作僵硬,远不能象人体那样灵活。这个目标十分遥远。
二是服务于民用,帮助人们提高能力,减少体能消耗。比如,把外骨骼提供给地质勘探队员,帮他们翻山越岭,或者帮助极地考察队员应付冰雪。同样受限于前面的理由,这个目标也比较遥远。
所以,目前外骨骼技术最好的应用领域就是医学,帮助老弱病残恢复行为能力。这些病人不需要做复杂的动作,只需要恢复患病前的基本能力同,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已经足以实现这个小目标。
眼下,中风后的康复是外骨骼最多的运用领域。我们总能在街头看到努力恢复行走能力的中风患者,有很多人还是在壮年。据统计,人类有六分之一会在一生的某个时刻中风,这可不是个小数字。靠机械手段帮助他们康复,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现在,康复用的外骨骼还很贵,十几万到几十万美元才能买一台。所以主要由医院购买,租用给病人。中国公司发明的“行走机器人”已经投入医院测试。
斯蒂芬·霍金自从患上肌肉萎缩症后,一直在轮椅上与公众见面。如果有成熟的外骨骼技术,他就能站起来和大家互动。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终生需要外骨骼服务。
老年人肌肉和骨骼萎缩,行动能力下降,外骨骼助力器将帮助老年人缓解这个问题。这里的老年人并非指病人,而是希望象青壮年那样行动的老人。比如,有的老人可能希望去登山,或者深入溶洞探险,甚至做年轻时没机会进行的冒险。他们也是外骨骼服务的重要客户。
目前,阻碍外骨骼技术的一个瓶颈是能量供给。作为一种要贴身运动的机器人,不能时时插电,只能使用电池。现在最长的供电时间是两个多小时,显然,病人无法在清醒时间一直使用外骨骼,必须经常脱下来充电。
不远的将来,外骨骼的体积会大大缩小,甚至能够穿在衣服里。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设计外骨骼,加工制造,出售和售后服务,会形成一个产业链,将会大有前途。
10、胎儿孕育师回本章
一名女性从怀孕到生育,再加上身体复原,至少一年时间不能正常工作。而这个时间,也往往是职业上的关键期。生育成为女性承受的重大压力,不少女性担心耽误工作,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敢结婚。
能不能让胎儿离开母体孕育?其实,养鸡场为了提高出生量,都对鸡蛋使用人工孵化。鸡蛋在孵化箱里长到21天,小鸡自动出壳。这已经是间接的离体孕育技术。
鸡是卵生动物,很容易用技术手段代替母鸡,胎生动物困难得多。1985年,日本东京大学妇产科副教授原桑庆纪完成了世界首例人造子宫实验,对象用的是羊。他们将8个已经形成的山羊胚胎取出来,放入人造子宫,平均存活3天。这类实验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让羊胎完成孕育。
作为人造子宫技术应用的第一步,这项技术只服务于早产儿。全球每年出生两千万早产儿,最小的只有手掌大小,保温箱都不能让他们存活。很多早产儿即使活下来,也会终生带有肺部疾病。有了人造子宫,就可以让早产儿继续孕育过程,直到成熟降生。
另一方面,人造子宫可以繁育濒危物种。人类已经有足够的环保意识,不会滥捕滥杀。但是野外环境本身会导致动物胎儿的高亡率。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便尝试在人造子宫内培育沙锥齿鲨。
现实中已经有了间接的体外孕育,就是代孕,不愿意自己生育的母亲可以借腹怀胎。然而,人类子宫对胎儿来说,本身就不是非常安全的环境。有的女性子宫畸形,终生不育,占女性不孕症的30%。近半数精卵结合后没在子宫上着床,随着女性经血流出,称为“生化流产”。即使着床,自然流产率也有百分之十几。
怀胎期间,如果母亲吸烟、喝酒、服务药物,这些毒素会通过脐带进入胎儿体内,产生威胁。母亲怀孕时需要到处走动,有可能置身于放射性环境,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中,或者遭遇传染病。母亲偶遇摔跤、碰撞等物理损害,也会影响胎儿。相当一部分先天疾病不是由于基因缺陷,而是在孕期中受到来自环境的损伤。
未来的人造子宫可以免除上述所有危害,比天然子宫安全得多。长远来看,人类要征服太空,成为宇宙居民。而在充满高能宇宙射线的太空环境里,体外孕育更是比天然子宫安全。
另外,人造子宫还有利于胎儿手术。过去,只有胎儿生下来,才能知道他是否畸形。现在虽然有检测技术,但即使查出胎儿有问题,也无法处理。
直到2019年,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才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胎儿手术,为一个胎儿修复脊柱裂。他们要划开母亲的腹部和子宫,做一次类似剖腹产的手术,还要把它们再缝合。如果胎儿生长在人造子宫里,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缺陷,也可以方便地手术干预。
人造子宫优点很多,但是要有人时时监测和管理。未来社会需要一批胎儿孕育师。他们要随时观察胎儿生长,调节环境因素,直到将小宝宝成功地送给父母。
11、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回本章
这个职业已经成为现实,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2020年7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正式进入职业序列。甚至在这以前,有些地方就开始对这门职业进行培训。
衰老是个失能的过程,视力、听力、肌肉力量,内脏功能……老年人不断失去各种能力。以大腿肌肉为例,到了五十岁,就比巅峰时期萎缩四分之一。所以才有“人老先从腿上老”的说法。
于是,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成为一种刚需。只有知道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老年人才能更好地规划生活,社会也才能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目前,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主要供职于养老机构。大型养老院要对老人进行划分,基本分成“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和“全程护理”三个层次。每个层级的护理工作会增加内容,成本和收费也会提高。
最初,养老院只是凭经验进行划分,并且主要由老人的家属自己选择。他们希望给老人提供哪个级别的服务,养老院就照此办理。这样的划分缺乏科学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个职位就应运而生。
这些评估师不是医生,主要不是用仪器检查身体,而是在现实情境中检测老年人的各种行为能力。从言谈举止,到反应速度,甚至能不能从地上拾起一件物品。评估师也不象心理咨询师那样,要拿出一张量表让老人填写,而是把这些能力评估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生活情境来进行。评估过程要求自然顺畅,甚至,老年人未必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评估。
随着养老机构的发展,连锁经营的大型养老机构会设置专门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小型养老院会临时邀请专业评估师入场,以按时收费的方式进行评估。
从医学角度来看,老年人能力评估代表着一种“医学前置”的过程,也就是把医学知识的运用从治病环节延伸到早期检查。衰老并非疾病,老年人自己很少为此登医院的门。老年能力评估师由于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从失能现象中发现病变,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等等,会提高老年疾病的确诊率。
从老人本身角度来看,对衰老通常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很多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会滞后于衰老过程,仍然会以筋骨为能,试图从事壮年人的行为,导致各种伤病事故。对于并不去养老院的老人进行日常能力评估,也会帮助老人认清失能过程,提前安排新的生活方式。
我也即将成为老年人,所以非常关注这个职业。我们中国更是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门坎,非常需要这个职业。现在,专业或兼职从事老人能力评估的只有十万人。未来将需要一百五十万人,存在着巨大的岗位缺口。
12、高危职业——按摩师回本章
1962年,日本人发明出最早的自动按摩椅。经过技术升级,九十年代已经出现了目前这种结合滚动与压挤的按摩椅。十几年前我家买了一台,身为“职业坐家”,这台按摩椅主要由我使用。一旦写得头昏脑胀,就坐上二十分钟,非常管用。
也就是在那时,就有人在讨论机械按摩是否能取代人工按摩。当共享经济与机械按摩开始结合,很多公众场所里都摆上按摩椅后,按摩师的危机感更为增加。
通常认为,按摩是一种理疗手段,以治病为目标,按摩师也要会诊断。这都是按摩椅做不来的。然而,现实的按摩需求中,大多数都与治病无关,只是日常的放松和减压。
按摩椅很笨重,不能随便移动,这也是它不如按摩师的地方。不过,机械按摩技术已经远不止按摩椅一种。比如头部按摩机,就能象头盔那样戴在头上,携带方便。还有一种空气按摩服,人们可以象穿裤子一样把它套在腿上,只作脚部和腿部的按摩。
按摩师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个性化,根据顾客的要求调整力量。早期按摩椅角度固定,不能根据顾客体型来调整。后来,按摩椅已经发展到可以检测体型,再适当调整角度和力量。最近,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已经研发出按摩机器人,进一步提高机械按摩的个性化水平。
人类有一双灵活的手,按摩椅只能做大面积的滚动和挤压,这曾经是按摩师的优势。然而,2018年,国内就有公司在研制仿真按摩机械手,不远的将来,现在作为主流的按摩椅都会变成老古董。
技术进一步发展后,机械按摩还能实现人工按摩达不到的效果。有一种零重力太空舱,顾客钻进去,用气囊包裹全身,通过气压脉冲按摩肩颈、腰、背、臀、腿和脚部。按摩师只有一双手,按完上肢才能按下肢,零重力太空舱却可以同时做全身按摩。不仅如此,这种太空舱还能让腿部位置高于躯干,让身体更加放松和舒适。并且还能升温,将按摩与热蒸结合起来。
技术能够不断进步,按摩师却很难再有提升。每位按摩师也都需要长期培训才能达到熟练,这是按摩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机械按摩省去了这个环节,拿来就能用。另外,按摩师属于人工服务,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资薪相关。机械按摩只要数量大,价格就会下降。
由于投入成本高,人类按摩师的服务通常都以小时为单位。机械按摩却可以短到只做几分钟服务。另外,按摩师会疲劳,要休息,每天服务数量有限。按摩的机械不会疲劳,可以循环使用。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工按摩的价格基本不会下降,反而抑制了社会的按摩需求,导致目前按摩还属于半高端的消费。疲劳的学生,辛苦的民工,贫困的老人都不能享受。现在按摩机械产量还不高,费用也只比人工按摩稍低,但只要按摩需求被释放,有量产的前提,机械按摩的价格会大大低于人工。
13、高危职业——手术医生回本章
在科幻片《普罗米修斯》中,女主被异形侵袭。她自己爬进手术胶囊,操作机器手开刀。剖出腹中的异形,再做缝合,当下就能从胶囊中爬出来行走。这个惊心动魄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自动手术的远景。
严格来说,手术不是一份职业,而是医生的一项技能。长远来看,机器人会替下大量手术工作,医生也将远离手术台。
手术是人类医学的巨大进步,然而由人类医生做手术,存在很多先天局限。人类只有两只手,需要协同时就得派几个人,产生交流问题。机器人没有这个限制,有的手术机器人已经有七只机械手。
病人体内空间狭窄,人手拿着手术刀在里面操作很不方便。机器手就不同,可以在两三立方厘米的空间里作手术。人的视力有极限,更不用说医生还可能是近视。机器人则可以将三维画面放大十倍,便于做精细的手术。
有些手术长达几小时,主刀的医生会疲劳,导致准确度下降,甚至出现手术事故。机器人没有这个缺陷。医生作为活人,各自的经验不同。偏远地区的病人就可能遇不到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
由活人来做手术,为了方便观察和操作,必须在皮肤表面切出很大的口子,病人通常要几天才能康复出院。由机器人作同样类型的手术,创口只有人类医生的几分之一,一天就能出院。
有这些明显的优势,医学界很早就在研发手术机器人。第一台手术机器人出现于1985年,最初都是由工业机器人改装的,是一项典型的“医工结合”产物。目前,手术机器人由工程专家来制造。国内研发手术机器人的机构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些地方。但是,必须有医生参加这些团队,讲明手术的具体步骤。
由于机器人有这么多优势,运用机器人做手术的疾病越来越多。最初,它们只能做前列腺手术,后来发展到心脏外科、阑尾切除、牙齿重建。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种传统手术可以交给机器人操作。
现在,手术机器人还不能象《普罗米修斯》里描写的那样做到全自动。还需要医生在一旁操作,实际上只是“遥控手术机”。不过,人类反应速度也是有极限的。在车祸、爆炸事故或者战场上,有些病人需要快速处理,人工通常达不到要求。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人头离断术。如果一个人身体基本报废,但是头颅尚存,可以选择一具功能完好的尸体进行移植。前提是要在几分钟内就把气管、血管和神经都缝合,否则人头就会死亡。这是手术界的最尖端领域。
现在,医学专家在两具遗体上作人头离断手术试验,完成一次要花十几个小时。可见,如果没有手术机器人参与,人头移植永远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