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人生——科学伦理学初探

分类  : 中文
作者  : 郑军
来源  : 
卷   : 
发表时间:         
发布人 : ChinaSF

摘要:


正文:



三章:技术与道德

人类在进步吗?大部分人相信是这样,也有人不承认,伦理学家中就有不少。在他们看来,进步的只是技术,人的良知甚至不如从前。

技术进步就不包含道德进步吗?可能恰恰相反。医学知识可以救死扶伤,也能更有效的杀人。不过,前者的应用远远多于后者。核武器曾经造成过实际伤害,但是在今天,人们主要运用核技术发电。

虽然有些人对技术危害痛心疾首,并因此害怕技术社会,但人类早就学会让技术服务于道德目标。今天,所有技术都深嵌着道德任务,只不过还没有被人系统地梳理过。

深嵌道德目标

不止救死扶伤

能源奠定文明

机械解放人体

材料创造安全

空间增进宽容

交通缔造自由

信息解放精神

人定胜天

环境道德

深嵌道德目标回本章

提起苏联,很多人的评价就是“邪恶帝国”,是大清洗,集中营和卡廷事件。他们还建成了世界第二大工业体系?那有什么?那只是技术成果而已。

今天,仍然有很多伦理学家把技术排除在道德之外,它是古代道德习惯的延续。古代僧侣多不从事生产劳动,只把诵经、祈祷和斋戒当成道德行为。至于工匠和农夫的日常,如果与纲常有关,才被赋予道德评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这句话最早在道德与生产之间建立联系。如果经济有道德意义,技术作为繁荣经济的手段,自然也有道德意义。

当代唯物史观将道德视为上层建筑,认为它必须依靠经济基础。然而,提示经济对道德有强大影响力,并不等于承认经济本身有道德意义。

墨子提出“兴利除害”的命题,第一次让经济活动拥有道德价值。它的近代版本是功利主义伦理学。不过,在边沁与穆勒那个时代,功利目标主要靠调整制度来实现。今天,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第一要素。如果经济本质是善的,技术作为它的基础也是善的。

其实,技术从存在的那天就有伦理,只不过它长期存在于工匠、农夫和巫师群体中,很难被人用文字表达。工业革命导致科学与技术合流,新的发明创造必须附有文字,现在更演变成论文主导科技评价。而要写论文,就得写清发明创造的意义。

最初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后来是一门学科一门学科。到2000年前后,工程、医学、互联网等领域纷纷建立起系统的伦理学。各种技术伦理监督机制,包括专门机构,也都在这二三十年前建立起来。

然而,这种技术伦理学只是消极的、纠错的,防御性质的,目的是确保科研不出问题,减少社会舆论压力。再往下发展,会出现积极的技术伦理学。任务是揭示科学技术整体对人类有什么意义,每个专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最终,每个前沿课题又有什么价值。

以前,从技术中挖掘价值只是附带工作。专家们可以思考,也可以不管不顾。今后,它可能是申报科研经费的首要条件。

挖掘科技的道德价值,也是社会伦理重心从家庭伦理向职业伦理转变的结果。看一个人,以前重视他的身份,特别是血缘家庭身份,现在主要看他的职业生涯。而评价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优劣,技术水平起着决定作用。有时,人们会因为某人有重大职业贡献而高看他的人品,蔡伦和爱迪生都是典型。

挖掘科技的道德价值,还有助于抵制技术与道德的人为割裂。道德家往往无视人类因技术提升而获得的自由和权利。其实,道德并非特殊行为,而是嵌入所有人类行为当中。一饮一啄都有道德含义,这是科学伦理学的重要原则,科技更不例外。作为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的力量,科技在道德方面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新科学的使命》以人类行为顺序为标准,重新划分科技门类。下面,我也按照这个顺序,讨论各门技术的道德意义。

不止救死扶伤回本章

如果说制造物的技术不容易提炼道德目标,治疗人的医学则不同,从诞生起就被赋予道德意义。很少有人提“能源道德”、“机器道德”或者“建筑道德”,但是很早就有“医德”,并且系统化,第一个体现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词”。

据考证,这个誓词并非由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本人提出,而是在他死后五百年左右出现,并附会在他身上。最初版本还有“秘不外传”、“不作堕胎手术”等历史烙印,后来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有人修改它,成为现代医学专业的誓词。

用一段传统风格的誓词来确认专业身份,在现代科技其他行业里也很少见到。虽经反复修改,但有两条始终保持。一是努力治病救人,这个好理解。二是保护病人的隐私。今天,它仍以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版本成为医生的守则。

进入现代,医学已经不仅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具体任务,更成为整个科技体系的窗口。虽然电力、交通这些领域也关系到所有人,但你不会经常遇到电力工程师或者交通专家。医生则不同,他们要与每个人打交道。

在《新科学的使命》中,医学是未来第三代科学的关键门类,负责改变“重物轻人”的第二代科学。医学的基础不仅是生理学,当医生寻找治疗方法时,他需要考虑化学、材料、机械、信息等各领域的成果,把它们整合到治疗疾病这个应用场景中来。虽然在理论科学界,物理学还位于基础。但在现实中,医学已经不知不觉占据了核心位置。

人的健康水平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集中体现,疾病其及治疗,折射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医学专业往往能给人形成全局视野。医生这个行业里出现过孙中山或者鲁迅这样的全才,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正因为医学的综合性,这个领域的视野已经远远超过希波克拉底时代,而是为各种社会问题提供思路。比如,人口增加就是现代医学的副产品。欧洲人口在19世纪增加两倍,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增加一倍多。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就是人口对土地构成压力。医学当然不会为此负责,但总要对人口因医学发展形成的增长做出预期。

老龄化是医学的另一个副产品。它还造成了癌症、阿尔茨海默症这些老年疾病的比例上升。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38.8岁,恰好和美国平均年龄相同,这两个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而德国和日本的平均年龄都接近五十岁,社会暮气沉沉。

“富贵病”是医学的又一难题,它削弱了财富积累的正面价值。在一项研究里,1984年到2004年之间,中国中风发病率每年增长9%,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惊人的97个百分点!

这些现象形成了强大的动力,要求医学不仅仅考虑生物因素。只会治病的人叫医生,能从社会角度通盘考虑健康问题的人叫医学家。以健康为宗旨,对社会发展目标提出参考意见,甚至介入其中,这对从业者的道德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源奠定文明回本章

人类最早的技术是什么?答案是用火,是一种化学能使用技术。中国古代把老百姓的生活要事总结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排第一位的也是能源。明朝于谦曾经为煤炭赋诗:“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中国电力作家协会的会刊名叫《脊梁》,更是自豪地宣示着能源行业的基础性。

把能源而不是经书当成文明基础,这种观念自然不会由传统人文学者提出。科幻作家威尔斯最早提出“能源币”的概念,认为在科学社会里,通货应该从金银变成能源。在《未来世界形态》中,他进一步提出能源币的基本单位:十公斤货物以每小时一百英里的时速运送两百公里所花费的能源。这里面的速度单位有些累赘,使用“吨公里”对应的能耗更简单。

由于现代文明奠基于能源之上,能源币更能反应实际经济活动,这个概念在当时就得到很多认同,汽车大王福特就是其中之一。他计划建造巨大的发电厂,用发电量代替黄金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当然,喜欢投机的银行家不接受这个建议,直到2018年,委内瑞拉以50亿桶石油为基础发行“石油币”,才算初步实施这个理念。

1964年,苏联学者卡尔达舍夫建立文明指数概念,直接把能源使用水平作为衡量文明的标准。在他的体系中,“类型I”指能驾驭本行星能源的文明,“类型I”I指能够收集所在恒星系统能源的文明,“类型II”指能够利用所在银河系系统能源的文明。他还建立一个对数公式来计算文明等级,并把人类现有文明确定为0.728级。

由于立意过高,直接把尚未实现的行星级文明定义为“类型I”,用卡尔达舍夫指数衡量现实文明水平很不简明。但它有两个核心思想可以继承。一是完全不考虑具体形态,什么“基督教文明”,“斯拉夫文明”等等,把通行四海的能源当成标准。着眼点在于人类,而非民族和宗教。二是它以发展为前提,试图用量化方式描述能源技术的进步。

作为一种替代模式,可以把更新纪结束,人类开始农耕时掌握的能源总量定义为“1”。或者把当时的人均能源使用量定义为“1”。那时人类有什么能源?每天由食物提供的生物能,通过晾晒方式使用的太阳能,当然还有柴草,用当代术语可称为“生物质能源”。

这样一来,各时代能源使用总量或者人均使用量,就可以简单地用数字显示。比如,现在人类能源总体使用量是1800年的七百多倍,人均则是一百多倍!

等等,我们是在讨论道德,而不是技术!怎么可以把技术称为文明?

是的,一度电本身没有道德含义,但是现在,整个人类技术体系都由能源驱动,这个体系包含的所有道德价值也都依靠能源实现。无论是“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厦、还是确保“四海无闲田”时农夫不至于饿死,或者“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没有能源支持,这些愿景都不会实现。

机械解放身体回本章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有一次秘书和毛泽东闲聊,讨论历史上哪场革命最伟大。毛回答说是工业革命!他又补充说,当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也算。至于其他革命,他都没有提及。

工业革命之所以伟大,在于用机械代替身体。这个过程很漫长,最初,机械化还导致劳动时间激增,劳动强度加大。但随着机械向产业链上下游漫延,各环节普遍采用机械后,体力劳动强度最终会下降。

体力劳动创造了所有传统文化,各民族也都有歌颂体力劳动的诗篇。不过,历史上往往是并不从事体力劳动的文人或者统治者,会抬高体力劳动的道德意义,因为体力劳动给他们带来财富。

体力劳动者本身则不然,他们把它叫做“出苦”、“打工”,把体力劳动者叫做“苦力”或者“打工仔”。这些称谓包含着明显的负面情绪。有个不争的事实:工人农民一旦在某个环节上使用机械,就再也没有回过头去使用身体。《圣经》在“失乐园”篇章里,更是用悲悯的词汇描写亚当夏娃被赶出伊旬园,从此靠体力劳动为生。

当我们把一种工作称为“机械式的”,含意就是重复、单调、没有创造性。通常还加上长时间的身体消耗。今天,仍然有不少岗位必须使用体力劳动。国家综合考虑能量输出、工作时长等因素,把体力劳动分为三级,以“Ⅲ级劳动”最辛苦。

一个城市白领在职业活动之余,短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可以愉悦身心。但是对于传统社会的体力劳动者来说,那是他们的营生,必须长期从事,对健康构成破坏。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时代,人均寿命远低于当代。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人,农民的身高普遍低于市民。

能够被机械代替的工作,一般就是机械式的劳动。它对身心状态的约束远大于提升。从工业革命开始,机械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会多多少少解放人类的身体。正是由于把身体从繁重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才得以把更多精力投放于创造性活动。

近代以来,无论科学技术还是文化艺术,都象井喷一样发展。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更多的人被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

机械对人体的解放是渐进的,工时缩短就是明显指标。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工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几乎不安排休息日。电力革命后,每天12小时工作,每周休息一天开始成为惯例。1926年福特创立流水线作业后,八小时工作制才开始普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工作自动化进一步压缩工时。1995年,中国开始实施双休日。现在,四天工作制正成为一个短期目标。

讨论工作缩短,人们总是先想到劳资双方的博弈,其实工作自动化才是关键。压缩工时的前提必须是保证生产效率能够提升。

机器越多人越懒?是的,这是个事实,但真正原因在于人们没学会使用获得解放的身体。除了通过机械劳动获得收入,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材料创造世界回本章

中国孩子都学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管你的语文老师如何解读,我在这里用材料学观点重新解读:杜甫的房子用日晒砖搭建,俗称就是土坯房。当时已经有粘土砖,因为要用燃料烧制,普通人担负不起。今天,普通百姓住在钢筋水泥建筑里面,台风都吹不开。

用能源来标注文明水平,是20世纪的观念。在19世纪,考古学家用材料来标注不同的文明水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概念就由他们提出。能源在使用中会转化,考古学家只能找到前人用过的材料,无法找到他们用过的能源。

放眼四周,我们住的、用的、站的、坐的,各种实物都由材料制造。自从使用树皮和兽骨,人类便用材料打造周围的一切。今天人们可以寄情山水,但不会天天去过荒野生存的日子,我们生活在由人工材料支撑的世界里。

材料越轻便,越耐用,越能提升人类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今天,在机械化程度低的家务劳动中,材料发展都带来解放作用。

材料水平对文明有决定性影响吗?确实有可能。举个例子: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并且周游列国来推销它,但是一无所成。直到汉代,这套学说才成为国家正统。

用材料学来解读这段历史便可以发现,孔子生活在铜石并用时代,生产力难以提供足够的剩余。到了汉代,华夏地区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政府掌握更多物资,才可以搞点仁义道德的政策。本书后面会提到人类的初代文明和第二代轴心文明,基本就以铁器普及来划分。

除了能制造生产工具,材料还直观反映不同时代的生活面貌。在古装影视剧里,古人衣着轻便,飘然似仙,其实演员穿的是化纤织物。在只有棉麻织物的古代,人们着装非常臃肿。

家具也是一样,古人只能用天然木料制造家具,尺寸受树木生长的限制。当代会议室里面那种长长的会议桌,是用胶合板制造的。正是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父亲老诺贝尔,发明了这款造福后人的材料。

材料是人类文明直观的物质体现。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人类长期只能从环境里直接采集材料。直到工业革命前,生物组织仍然是人类使用最多的材料。人们用竹和木材建房,制造家具,甚至打造杯盘。大量使用竹木,对生态构成了巨大压力。

笔者小时候,市面上只有实木家俱,非常沉重,水杯也使用搪瓷材料。那时候,人们向往轻便的塑料制品。在科幻小说和科幻画中,未来的家庭到处都是塑料。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当然,塑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据说,香港人把现代建筑贬称为“石屎森林”。尽管如此,新一代人已经住不惯充满生物材料的旧房屋。不会蛀蚀、腐烂、变形的无机材料,创造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业革命后,无机材料,化工材料逐渐取代生物材料,人类最终告别以打猎和砍树为主的材料来源,重新建构生态文明。

空间增进宽容回本章

八十年代,我在人均几平米的住房里读着美国作家房龙写的《宽容》。此书风行一时,后来还进了中学教材。我一边从书中吸取社会走向宽容的理想,一边思考着它该如何实施。几十年后我得到一个答案:多盖房子!

这可不是无厘头。历史学家几乎不讨论人均居住面积对文明的影响,但以我的经验,它的增加直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很多矛盾化解于无形,促进人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宽容程度。原因很简单:眼不见,心不烦。

想当年,房子还要由公家分配。青年男女结婚时没有自己的住处,只能与一方父母同住。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此起彼伏。今天,两代人可能只是周末见面,容易礼尚往来。

这还是已经普及楼房的时代。在更遥远也更贫困的古代,一大家子人要拥挤在一间房子里。如果某人特别有个性,生活方式非常与众不同,便会给他人带来困扰。所以,越是贫困的、居住条件不好的社会,对个性的宽容度越低。没人认为这与房子有关,但通过大量传记和小说的细节描写,我们能看到空间狭窄对宽容的负面影响。

LGBT行为可能是这方面的直接体现。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主要国家先后完成同性恋去罪化和去病化。背后的重要原因便是随着经济发展,居住面积普遍增加,有LGBT性取向的人和他们的亲属分居,互不干扰。

政治上的专制、家庭里的家长制,以及男权等现象,其民间基础就是行为资源紧张,空间紧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2022年,中国社会民用和公共建筑面积总量达到六百亿平米,人均接近五十平米。大部分孩子会在自己的房间里生活,而在当年,很多婚龄青年都和父母住一间房。类似《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小说,详细记录着当时住房紧张给普通人带来的生活压力。

随着社会上房屋总量增加,个体活动空间不断扩展,人与人拉开距离。新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形成。比如,当年没有多少公共活动空间,“串门”是一种娱乐方式。今天,人们即使接待远道而来的亲戚,也有可能安排他们在附近住酒店。亲戚们也会满足这种安排,因为这可以避免很多不便。

社会从大家庭分裂成小家庭,再走向原子化。这个过程不仅很普遍,而且动力远远大于阻力。韩国已经有42%的家庭登记为“一人户”,中国的“一人户”比例还没那么高,但总量达到1,25亿户,接近美国家庭1.42亿的总数。

事实证明,只要有条件,人们还是愿意独居,或者只与一两个亲人同居。过去那种热热闹闹的大家庭生活,其实是出于建筑空间不足,它可能会一去不复返。

如今的中国,每年都有数十亿平米在建项目,住宅和公用空间的增速仍然超过人口增速。过去那种鸡飞狗跳的家庭生活已经消失,代之以人情淡漠,关系疏远等新问题。

交通缔造自由回本章

作为“60后”,我小时候赶上背“老三篇”。当时,我只是把其中的《愚公移山》看成励志文。后来发现太行山深处的居民修了那么多盘山公路和水渠,我开始把它当成人类向往交通技术的寓言。

理论上讲,交通和建筑同属于人造空间,交通从功能上还附属于建筑。只有人类形成居民点,才有连通各居民点的必要。也正是由于交通的作用在于连通居民点,它很难由某个居民点里面的人修建,即使民间富人也不行,通常要由统治这些居民点的政权修造,罗马大道和秦直道都是如此。

于是,交通给人的直观印象便是服务于帝国对地方的控制:派送兵力,收取赋税。正因为交通对政治的重要性,基普林和威尔斯都在自己的科幻小说中,设想过航空管委会统治的未来世界。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承认交通对缔造现代国家的基础价值。

推行统治,当然是国家建设交通的出发点,但只要一条交通线完成,无论道路还是运河,用的人越多,交通线越有价值。交通本身以普适和通用为目标,欢迎尽可能多的人使用。

因此,交通对普通人就有了文化和道德上的价值,那就是提供出行自由。政体是抽象的,交通运力则可以量化。不管什么政体,能够发展交通,就是增进了普通人的出行自由。

在更大的意义上,交通线打破了小农经济诞生后人类划地为牢的状态。自从掌握种植技能,靠土地为生,人类文明有超过一半时间,处于“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普通人成为土地的囚徒,他们只能依靠单调的本地出产生活,得不到他乡的物资。

在精神上,小农社会居民困于山山水水,不知道大千世界。更由于他们只能用身体认识周边环境,与其他地方的人很难共情,交通不便促进了部落仇杀和村落械斗。

打开史书就会发现,创造古代文明的杰出人物通常不会守家在地。他们到处游走,学习各地文化,调动各处资源,才能建功立业。孔子带徒弟周游列国就是典型。不知名的行商把物资送到各处,让各方居民在物资和文化上形成交流,“丝绸之路”就是他们的贡献。

人类文明从小到大,最终形成全球文明,背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通技术不断提升,交通网络不断扩大。直到《八十天环游地球》,作者凡尔纳用小说形式确认全球交通网络形成。

对普通人来说,交通是他们走出土地囚笼,迈向大千世界,成就人生的基础。传统文化基本都是乡土文化,原因就在于交通不便。而现代化的重要过程就是农民们走出乡村,变成工人和市民。从依附于乡村血缘群体,变成现代社会的一分子。

今天,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很多中国人也周游列国,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个人能够通行全球,他便能自由地学习各国文化,使用各国资源。出行自由在一个人的整体自由中,应该有极大的权重。

信息解放精神回本章

如果说机械技术解放了人的身体,信息技术就解放了人的精神。这个意义不是今天才具备,从人类学会在泥板上刻字时就存在。

最初,人类只能靠身体认知世界,身体不能到达的地方就无法感知。第一批文字产生后,开始向人们传达遥远的信息。它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表达自我。这两者是一回事,没人书写就没人阅读。我们看到的所有信息,一定由某人或者某机构提供,是他们的自我表达。

在古代,由于信息技术昂贵,记录和读取只能由知识精英操作。印刷术让普通人开始识字,接触信息,但是也造成了信息垄断。世界未来学会创办人柯尼施曾经说:“一个著名的电视人物可能为2亿人知道,而一般人可能只为几百人知道。赞赏和重视的分配不当可能十倍、百倍于财富的分配不当。”

网络技术彻底打破信息门坎,任何人都可以上网表现自己。历史上第一次,我们基本能看到与现实社会平行的信息社会。当年,未来学家预测会发生“信息爆炸”。今天,我们就生活在这场爆炸扬起的烟尘中。

网络是信息技术的极致,对人类精神具有空前的解放作用。不要在乎什么“信息茧房”,你听到这个词后,立刻就可以打破它,只需要改变刷屏时的习惯,变被动吸取为主动选择。信息海洋总好于信息沙漠,我就从后者那里过来,我有发言权。

信息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原子化。每个人都开始向公众表达自己,只要能说会道,擅长拍照,会剪辑,就能赢得流量。网络信息不仅不受精英控制,也不受家族、阶层、企业或者单位影响。正象只要房屋足够,人们就倾向独居那样,只要有条件发声,人们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然,一个人无法单独应对世界。人们会通过网络寻找兴趣爱好,或者专业相同的人,形成小群体。自从1999年上网,我就与科幻迷群体打交道。他们不仅来自全国,也来自世界各国。我们有自己的话题和看世界的角度。当然,我还可以自由地加入其他圈子,除非是犯罪团伙或者恐怖组织。

信息技术这次飞跃,让人类的交往习惯从以血缘和地缘为主,变成以业缘和爱好为主,因为它让我们更容易与陌生人打交道。网络时代初期,人们曾困惑于网上匿名行为带来的欺诈。二十多年后人们发现,上网的人更容易留下行为痕迹,更容易监管。

现在就有一个倾向:两个陌生人见面后,立刻在网上搜索对方的信息。如果搜不到对方的信息,或者很少,就选择不相信这个人。

我本人三十岁才上网,属于“网络移民”。现在的年轻人从记事起就上网,属于“网络原住民”,他们比父母更容易识别网络欺诈。什么?假照片和假视频?我认识不少网络专家和公司,都在开发识别造假的技术。与现实中的造假相比,网络造假更容易揭穿。

信息对人的解放作用才刚开始,有理由相信,下一代因为自小上网,会与我们完全不同。

人定胜天回本章

在我小的时候,“人定胜天”绝对是正面词汇,通俗含义就是“人类的智慧能够战胜大自然”,或者“人类早晚会战胜大自然”。

随着生态环境理念进入中国,人们开始质疑这个口号。便有人寻找它的出处,《东周列国志》有原文是“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里面的“定”指团结,“人定胜天”不是人注定会胜天,而是人团结起来可以胜天。

然而,《东周列国志》是明朝的小说创作,并不直接反映春秋战国思想原貌。春秋时期道家著作《亢仓子》里面有“人强胜天”一词,是“人定胜天”的最早来源。其含义就是人类强大起来可以战胜自然。

生活在战国的荀子虽然没直接说出“人定胜天”,却被认为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首先把人与天(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分开,这种理论现在叫做“天人相分”,是古代世界“天人合一”思想的对立面。

其次,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把人的价值与草木动物区别开。然后,荀子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强调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这些思想早熟两千多年,在古代应者廖廖。直到近代科学诞生,才以“天人相分”和“制天命而用之”为出发点。没有这两个原则,近代科学根本不存在。当然,西方科学家不知道荀子的学说,而是英雄所见略同。

将自然作为人类的资源和对立面,其实是人类早期朴素的情感。当时,人类对自然依赖程度更深,而控制能力远不如现在。在直接与自然打交道的基层劳动者眼里,自然并不可爱,“洪水猛兽”一词就代表着这种态度。只要有可能,农民便纷纷进城,而不是在乡间享受“天人合一”的生活。

直到20世纪中叶,这种以自然为敌,要求控制自然的思想仍然是主流。当时,有的中国科普作品把细菌比作日寇,人类必须反抗。

随着人类与地球环境冲突的加剧,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兴起。中国知识界有些人开始批判人定胜天,认为它是一种落后思想。每逢重大灾难发生,便有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用来作例子,嘲笑人类无法战胜自然。

其实,人定胜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定战胜或者一定不可战胜。今天人类能提倡环保和动物保护思想,恰恰是因为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地球环境的主动权。虽然人类仍无法消除气象灾难和地质灾难,也已经大大减少了同等灾难的生命和物质损害。

人定胜天是古往今来所有生产劳动和发明创造的原动力,它代表着人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人类文明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出现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当成价值本源,贬低人的价值。他们从这个原则出发,同样反对人定胜天,把它称为“人类中心主义”。

要不要人类,要不要人类文明,属于大是大非,任何人只能选择其一。而如果你选择了人类,也会选择人定胜天。

环境道德回本章

早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类似凡尔纳、威尔斯这些关注未来的先觉者,已经提出资源是否会枯竭,人类是否会造成环境灾难的问题。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人类技术能力提升,资源消耗总量大增。某些资源如海洋鱼业率先进入枯竭,而污染导致的人类健康问题也频繁发生,这让环境意识开始萌芽。

宏观资源面临枯竭,最终是无数个体行消耗资源的结果。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很快溢出学术界,通过媒体宣传,开始进入普通道德领域。

每个个体的行为都要占据空间,要让自身或者物体产生位移,土地成为资源中的资源,或许也是历史上引发战争的头号根源。淡水成为古代资源争夺的又一个原因,很多小型城邦国家因为缺水而消失。

工业革命后,人类突破体力和畜力的局限,采用化石能源,能量是又一个主要的行为资源。我们驾车时能拥有数百马力功率,相当于古代数百匹马共同工作。每隔五十年,人类能源消耗就会提升二十五倍。

人类距离耗尽地球能源储量还有两百多倍的增长空间,但如果以今天的方式发展下去,人类很可能在未来两到三个世纪内遇到地球资源天花板。而在那之前很久,不同群体便有可能因为争夺资源陷入动乱。

现在,人类每年改造自然物质的总质量大约是四千亿吨,是工业革命前的七百多倍。加工制造后,只获得四十亿吨左右的制成品,也就是说,99%的原料变成废气、废水和废渣。它们肯定要转移到人类社区之外,年复一年,释放三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我们和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在生理上没有本质区别,但是人均物质消耗提升百倍有余。甚至,一个人从十几岁活到几十岁,年均资源消耗就会扩大若干倍。这个过程既给个体行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自由选择,也蕴含着强烈的资源环境危机。

今后,对行为资源的考虑,将成为道德和法律变革的强大动力。环境不仅仅是政策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共同维护人类生活的环境。

现在,有人故意把环保与科技发展对立起来,认为科学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工具。其实,环境伦理本身就是科学的贡献。我们被要求不使用含氟立昂的冰箱,不乱扔废电池,多使用可降解材料,主动做垃圾分类。这些行为包含的知识远远超过常识,需要科学知识来提供。

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一步提升科学技术,让它们朝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恰恰是现代工业对无机材料的应用,减少了打猎和砍伐。海水养殖正在取代海洋捕捞。无土栽培有可能大大减少土地利用,把数亿亩农田恢复成自然生态。可再生能源也占到越来越高的比例。

我们拒绝不可持续的发展,但也不会放弃发展,而是选择可持续的发展。每个当代人都要在这三者间做选择,正确答案只能从科学技术中获得。



试阅到此结束,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购买正版文献。如因学习需要阅览全文,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