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量子物理学家阿兰-斯佩的头部照片特写定格着。
“吴部长,这件事发生多久了?”
刘博看到阿兰-斯佩照片的背景,不禁又多了些焦急。
“总指挥,我得到信息有半个小时。从事发到现在,估算总时间有两个小时了。”
刘博思考了一下。
“吴部长,你们对阿兰-斯佩的眼睛解读没有?”
“总指挥,我已经安排‘灵眸交流系统’的专家进行解读,估计很快就出来结果。”
吴天祥的工作能力无可挑剔,做事果敢、细心,这也是刘博最为欣赏的。
“总指挥,我们的‘灵眸交流系统’这次可派上用场了,我们自己解读不就行了?”
田静在主控台前说了一句。
“田静,我们以前的‘灵眸交流系统’有比较大的缺陷,这也是后来发现的。整个情况你也熟悉,后来我们把‘灵眸交流系统’下线了,暂时停止使用。”
刘博叹了口气。
“所以,很多都停止使用‘灵眸交流系统’了。幸运的是,阿兰-斯佩还没有卸载,这对我们真是一件幸运的大喜事。”
吴部长的话,也让大家的情绪好了起来。
“看来,我们的‘灵眸交流系统’还需要加快推出2.0版,为今后的星际旅行与地球沟通,打好基础。也只有星际之间的交流,‘灵眸交流系统’才是最合适的。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内容,只有这样,才是星际旅行最好的通讯手段。”
刘博感觉需要一个决定。
“田静,你给我接秦所,我和他通个话。”
“好的,稍等。”
“秦所,我是刘博。现在我和您再说一下,‘灵眸交流系统’你们现在全力推进和完善,你有什么困难吗?”
“总指挥,上次的议案都在,我们按计划加快进度。您在的时候已经完成60%”左右,我估计很快就有结果。只是田静被调走后,我们的科研力量有所减弱,最好是给协调几个人员。”
秦大元说的是实情。刘博先走的,田静跟着也从所里走了,他们一个主战略,一个主战术。剩下的呆头鹅,是一个做执行的,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秦所,您看这样可以吗?我给科德列夫打电话,你们所也给他发邀请,让他以顾问的方式参与工作吧。我对科德列夫还是有信心的。”
“那太好了,科德列夫能来,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打着您的旗号,给科德列夫打电话,发邀请把,这样更为合理。”
“好,那就这样,加速研发进程,希望超星际的沟通中,‘灵眸交流系统’能够完美解决。”
“总指挥放心,我现在就去办理,再见!”
刘博刚结束与秦大元的通话,吴部长就在旁边提示刘博。
“总指挥,阿兰-斯佩的眼神解读全部出来了,您看大屏幕。”
刘博转过身,抬头看着大屏幕。整个大屏幕全是阿兰-斯佩的表达内容。
吴部长一挥手,指示操作员。
“李博士,改语音播放一遍,与文字显示同步。”
“好的,马上就好。”
李博士的操作下,阿兰-斯佩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操!完了!”
“一从量子分解运输机月球端出来,我马上意识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量子分解运输机大获成功!另一个问题是,这里的返回传感器按钮因为天气太冷而失灵了,我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生命。这次月球之旅也太他妈短暂了,也太刺激了。”
“好吧,我也该交代一下后事。”
“关于量子分解运输机,是我和潘从无到有实现的,只是潘没有想到,我会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的人。我他妈的也是手欠,调试完量子分解运输机之后,并连接两机的控制系统,一切正常。可就在这时,发生了意外。”
“在我走到量子分解运输机入口时,本想关掉启动开关。结果脚下一个趔趄,我就倒进了量子分解运输机里面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就站在月球的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外面了。我靠,月球真他妈的冷啊。”
“不过,”
阿兰-斯佩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活动了一会。
“我发现经过量子分解运输机的传送,我比较正常,小弟弟也还在。哈哈,看来分解传送过程中,没有任何损失,真是个奇迹。量子分解运输机的成功运行,为我们的量子超级绳索的安装,提供了大量的便利。这远比从地球发射火箭运载的方式快捷、安全,更节能。”
“亲爱的家人们、朋友们,我快失去意识了,都是没有氧气造成的,窒息的感觉太难受了!如果有选择,我会穿上宇航服来月球。”
“要说永别了,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也很爱工作,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永远还是选择这个工作,不会变。啊!那是......”
接着就是长时间的静默。
阿兰-斯佩的眼睛,让大家越看越充满了敬畏。
吴天祥确认播放完了,又重新看了一下。
“总指挥,我感觉阿兰-斯佩的话还没有说完,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阿兰-斯佩的一声啊,让人揪心啊。这声,究竟是人在失去意识时的绝望,还是看到了什么后的惊讶呢?还是看到的景象让他惊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失去了意识呢?”
刘博一说完,又是短暂的沉默。
“总指挥,我认为阿兰-斯佩是看到了什么而发的惊讶声,然后就陷入无意识的状态。所以,他看到的,没有来得及表达出来。”
田静赞同刘博的第二个分析。
2、
“接贵阳基地潘部长。”
“好,潘部长从信息汇报过来,就等着您。”
吴天祥与潘建东在刘博到来之前聊了一会。基本都是客套话,双方刚认识不久,对彼此的领域熟悉不多。
“总指挥好,我是潘建东。”
指挥中心大厅的屏幕上,与贵州基地的控制中心连在一起,潘建东的三维影像也实时出现。
“对于阿兰-斯佩的事情,是我的失职,很抱歉。首先我向总指挥做一个检讨,那就是我在研究量子超级绳索时,我和阿兰-斯佩同时研制了量子分解运输机。量子分解运输机的目的,是点对点的快速超远距离运输人、物,可以做到分秒即到。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地球与外星的一个点对点运输,目前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现在我身后的就是量子分解运输机,高四十米,宽六十米,一般的物体和人都可以点对点的运输。如果有超大的物体,这部量子分解运输机可以无限的加宽加高,以适应特殊的运输要求。随着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加宽、加高,对应的量子分解运输机也同步加宽、加高。所以,从运输角度而言,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
量子分解运输机最大的缺点是,目前的能耗略高。现在这台量子分解运输机,开机一次需要耗费近一亿度千瓦时。如果量子分解运输机加大到一倍,耗能则高达近三亿度千瓦时。就此而言,目前这个量子分解运输机的规格,是最经济的,也是实用性和性价比最高的。
目前的量子分解运输机代号为LZ1000。上周我们基地与月球同步安装完毕,月球上的量子分解运输机的配套设施很多,包括大量的月面光伏发电厂、储能中心等,整个工程耗资十万亿。我们贵州基地的电能配套好,只建量子分解运输机就行,于今天下午两点调试完毕。
我去了趟卫生间,回来就找不到阿兰-斯佩了。经过查询量子分解运输机的使用情况,才知道阿兰-斯佩已经到了月球。我们通过在月球的控制系统,把阿兰-斯佩的图像与生命特征都汇报给指挥中心了。这就是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潘建东说完,一脸的羞愧。
刘博听完,也就明白了。贵阳基地在研制量子超级绳索的同时,也为了便于在月球安装相关的设施,又同步研制了量子分解运输机。量子分解运输机调试的同时,阿兰-斯佩误触而跌入量子分解运输机中,成了量子分解运输机的第一次运行。
“潘部长,这些因素我们都先放一边。您认为,我们目前能够做什么,怎样救援更为合适?”
刘博不再究问事由,而是转到最为紧迫的救援上,这才是当务之急。
“总指挥,因为月球上的光伏电站与储能中心刚启用,目前不能支撑量子分解运输机开机运行。从储备的能量来看,估计还要二天左右,因为每开机运行一次,需要一亿千瓦时。阿兰-斯佩的开机试运行,已经耗尽了月球储能中心的电力,只能等储能中心达到电量充足才能运行。
另外,在月球的量子分解运输机的返回运行按钮失灵,我估计是传感器需要更换。这需要我们的工程师到达月球,到量子分解运输机才能完成。而这需要时间,特别是阿兰-斯佩在月面
暴露的时间越长,对于救援越不利,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潘建东的焦急,刘博及指挥中心的人,都能感受的到,也是为阿兰-斯佩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潘部长,量子分解运输机把人或者物能够送到点对点的位置,对生命体有没有什么要求?”
刘博在想到一件事后,突然问潘建东。
“总指挥,您的意思,我没听明白。能说的详细一点吗?”
潘建东没懂刘博要表达什么,所以问刘博。
3、
“奥,没什么,只是想到一个问题,对了,潘部长,现在阿兰-斯佩处于月面的什么位置?”
刘博没有回答潘建东的问题,因为自己觉得尚不成熟,免得说的时间久了,耽搁救援的宝贵时间。刘博现在迫切想知道阿兰-斯佩的确切位置。
“报告总指挥,阿兰-斯佩在月面风暴洋的阿里斯塔克环形山脚下。具体位置是北纬60度,西经80度的量子分解运输机旁边。因为这里是月面的边缘,所以白天的温度并不是很高,现在的温度为12度左右。”
潘建东当初选择这里作为建设量子分解运输机的支撑点,是与丰富海的朗格诺林环形山相对应,只是目前他还没有向刘博汇报,就出事了。
“既然量子分解运输机暂时不能使用,即使使用,也是两天以后了。那就剩下一条路,派宇航员前去救援了。接应急管理部王部长,文昌航天中心。”
刘博认为,既然点对点的快捷路径暂时不通,只能是用原来的老方式,更为可靠。
“总指挥,阿兰-斯佩的事情我看过通报了。您有什么救援计划,直接安排就行。”
王部长一如既往的爽快风格,强执行。
“王部长您好,现在地月距离多少?我们的宇航员随时可以出发吗?”
“总指挥,现在的地月距离为三十八万三千公里,是地月距离的中间值。我们中心一直有五名宇航员处于随时出发的状态,这方面您可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王部长在发射中心,也是刚到不久。
王部长不愧是应急管理部部长,在接到阿兰-斯佩的事件通报后,立即起身,直奔发射中心。王部长到发射中心以后,尽快了解了相关情况。
“有没有具体的应急方案?”
刘博这样问,自有他的目的。任何航天航空行动,都有应急预案。而且还要有预案中的预案,这是为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做的最后一道保障。
“报告总指挥,对于月球救援我们这里有预案,特别是针对个人的救援预案比较详细,我马上发给您。另外,我们的航天飞机可以在六小时后发射升空,这是第一个时间窗口,第二个时间窗口在十小时以后。”
“还有,宇航员杜前程、杨海、加斯林、丹-布朗准备就位,只等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工程师了。工程师没有航天航空经验,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王部长把工作的准备和担忧一并说完,征求刘博的指示。
刘博听完,这确实是个问题,没有任何航天航空经验的人,进行一次太空飞行并执行月面设备维修任务,这个挑战,确实让人担忧。更担心的是,会不会拖累整个救援计划?
“潘部长,您那里的量子分解运输机工程师一共有几个人选?有航天航空经验的有没有?”
“总指挥,我们这里有七个相关的工程师,只有两个人是航空爱好者,只有高空跳伞经验。也仅有这两个人,可供去执行救援任务。”
潘建东把两个人的资料展示在大屏上:
刘正洋,男,36岁,机械工程师,有两年专业维修经验......
段世堂,男,41岁,机械工程师......
刘博注视着两个人的简历,其中刘正洋的航空跳伞成绩更为优秀,证明他反应和技巧能力更好一些。
“王部长,您倾向于选择哪一个工程师?”
刘博不是踢球,他相信王部长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更为理智、更合理。自己不做判断,是不想因此而有差错,引发更大的危机。
“总指挥,我选刘正洋。从年龄和跳伞经验来看,他更适合一些。”
“好,那就选刘正洋。马上通知刘正洋,让刘正洋去发射中心报道,同时携带所有的维修部件和工具,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刘正洋到达发射中心后,立即进行航天技术特训,以使他对本次的任务有最多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来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好,立即执行。”
4、
一架小型飞机正在横断山脉上方飞行,高度5000米,时速290公里,风速每秒2.5米。
“接近目标区域上空,请雄鹰做好准备!”
“收到,雄鹰一号明白!”
“雄鹰二号明白!”
“雄鹰三号明白!”
机长听到三人回答后,把飞机的飞行姿态保持稳定,把模式转为自动驾驶。
机舱内却井然有序。
机舱内的四个人,在老A的带领下,让他们相互检查彼此的降落伞包、应急用具、通讯工具、一份简餐。
老A把机舱门打开,耳边猛然增大的风噪,传进了机舱内每个人的耳中,说话的清晰度直线下降。
老A做了个准备的手势。
雄鹰一号走到机舱口,做了最后的检查。
老A向机长请示。
“机长、机长,雄鹰准备完毕,请求跳伞!”
“一切正常,可以跳伞。”
直到等到机长的回答,老A做个手势,让雄鹰一号准备跳伞。
雄鹰一号与老A、雄鹰二号、雄鹰三号相互击掌后,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老A向下看了看,一切正常。
等了一分钟。
老A示意雄鹰二号可以跳伞。
雄鹰二号与老A、雄鹰三号相互击掌鼓励,也纵身跳了下去。
老A观察一下,回过头来,示意雄鹰三号走到机舱门。
雄鹰三号到舱门处站稳,老A拍了拍他的肩,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示意雄鹰三号可以跳伞了。
雄鹰三号纵身一跃,跳到了空中。
大约经过了20秒,雄鹰三号一拉左手的伞绳,顿时感到被人向上猛地拉了一把。抬头看时,引导伞已经打开。
雄鹰三号抬手看了看手腕上显示的地理位置及降落地点。
现在高度3000米,距离降落地点还有四公里。
雄鹰三号调整引导伞向降落地点方向,远远地看到雄鹰一号的红色伞在前方,平稳降落。
雄鹰二号呢?
雄鹰三号向左右看了看,也没有发现雄鹰二号。又回头时,发现雄鹰二号的黄色降落伞正在自己身后的下方,正在逐渐的向雄鹰一号靠拢。
“雄鹰三号呼叫雄鹰二号,呼叫雄鹰二号,你怎么到我身后了呢?不符合常理啊。”
“回复雄鹰三号,天有不测风云,你不知道吗?就在我跳出机舱后,刚打开引导伞,迎面而来一阵横风,把我的伞衣都给吹破了。我下降高度躲过横风,只好用备用伞降落了。这次跳伞,真的是有惊无险。好几年没有遇到横风了。”
“雄鹰二号,你很幸运,跳伞运动如果遇不到横风,真的没有什么激情。”
“是刺激、是幸运。第一次经历时,吓得我都尿裤子了。幸好跳伞训练课学的认真,还有老A的及时指导。不然,那次估计我就挂了。”
“真的假的,有这么危险?真想体验一把,也感受刺激是什么感觉。”
“乌鸦嘴,遇不上最好。真的突然来了横风,束手无策的绝望和伞包破裂后的惊魂,会让你沙雕的。哈哈。”
“呼叫雄鹰二号、呼叫雄鹰三号,你们两个别聊了,注意周围方向,做好伞降准备。我距离地面落点不到500米,我先降落了,我在地上等你们。”
“收到,雄鹰一号辛苦了。到了地面给我们做向导。”
“没问题,你们注意调整方向、注意风速。”
三个人陆续在预定地点降落,摘了安全头盔,各自收拢伞包。
“你们两个没有遇到过横风,是幸运的,但不幸的是,就如温室里的花朵,注定是假的雄鹰啊。”
雄鹰二号边收拢伞包,边调侃他们两个。
“刘正洋,你现在在哪里?”
突然雄鹰二号的电话响了起来。
“我?刚跳伞下来。成都附近,你是哪位?”
“我是应急管理部王部长,现在要你马上赶到发射中心,你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可是我怎么去啊?”
“我马上派直升机接你去机场转机,但你离发射中心有点远,耽搁时间啊。”
5、
“现在,我把我们的任务做一个安排,希望大家格尽职守,尽快完成任务,早点回家。”
杜前程是本次重返月球救援的五人组组长,对于马上开始的月面救援,大家都信心满满。在听到队员们坚定的回答后看,杜前程开始分工。
“加斯林留守登月舱,为我们救援小组提供信息保障和后勤支持。”
“是,没问题,我为大家提供各种保障。”
加斯林42岁,E国血统,有丰富的空间站工作经验。由加斯林来完成这个工作,是最佳选择。
“杨海、刘正洋,携带工具和备件,抓紧时间修复量子分解运输机返回传感器,注意要抓紧时间。”
“放心吧,我们俩会尽快修复好,只是月球的活动与地球的完全不同,刘正洋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
杨海是老宇航员,各类航空航天经验丰富,自然知道刘正洋的处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特别是把刘正洋从伞降地方接回来,到降落月球,也不过用了24小时。
“人生难得在短时间内有两次降落,一次降落在地球。这次在月球,是我今生没有想到的。为了救援阿兰-斯佩,我的工程维修没有问题,请杜组长放心。”
刘正洋的心情,现在还处在兴奋与惊喜之中没有恢复正常。换了谁,也这样。跳伞运动刚结束,就降落到了月球,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做梦都想不到、实现不了的。而今的一切,都在刘正洋身上发生了,这怎能不让人使命感大增呢!
“我和丹-布朗负责查看阿兰-斯佩的情况,并做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杨海与刘正洋修复量子分解运输机后,迅速检查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开机情况,我们再决定后续的工作。”
“另外,我们的宇航服可以让我们在月面连续工作八个小时。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时间节点,完成我们的救援任务,都听明白没有?”
杜前程大声的问道。
“听明白了,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大家围成一圈,用右手相互碰打一下。
“好,救援行动开始!”
五个人各负其责,把应用器材和备用品装上月球车,检查完毕,开舱出发。
6、
“报告指挥中心,救援小组已到达指定位置。杨海与刘正洋正在修复量子分解运输机返回传感器。我与丹-布朗已经来到阿兰-斯佩身边。”
刘博、王部长、吴天祥、田静等都在看着大屏幕。
显示器中,杜前程与丹-布朗正在接近阿兰-斯佩。
“报告指挥中心,阿兰-斯佩体温12度,没有生命意识,现在将阿兰-斯佩的身体数据传递回去。”
“好,你们辛苦了。请对阿兰-斯佩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汇总给指挥中心。”
“收到,救援小组明白。”
杜前程与丹-布朗的动作,因为月球引力的关系,略显笨拙、迟缓。
“王部长,马上请专业医生分析传来的阿兰-斯佩的所有身体数据,希望能有个奇迹。”
“但愿吧,请把阿兰-斯佩的所有身体数据,上传给航天中心医院,请方院长亲自参与诊断。”
王部长看了看刘博。
“总指挥,你是不是有想法?”
刘博也看着王部长,两个人心意相通。
“我想试一下,不知道有多大的把握。”
刘博把目光转向杜前程的救援小组,期待更多的数据传过来,再传出去。
“可以试。说句难听的话,死马权当活马医。这也是心怀希望的办法,也是为今后的工作,开创一种新的尝试。我支持你!”
王部长明白刘博的想法,支持刘博尝试一下,这是全新的领域,更是为未来的医学提供了一种可能。
“报告指挥中心,我们对阿兰-斯佩的身体检查已经结束。初步诊断,阿兰-斯佩的身体状况为暂休眠状态。因为缺氧与低温,导致阿兰-斯佩的身体失去意识,但身体的细胞组织,目前还没有衰退的迹象。”
方院长的汇报,让刘博感觉希望大增。
“方院长,如果阿兰-斯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哪些措施比较好?他现在可是在月球。”
“总指挥,他的身体状况,犹如在无氧的状态下暂停,但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是能够送到航天中心医院,我们的诊断或许更为全面。”
“好,你们医院做好相应的接受准备。只要阿兰-斯佩回来,希望有个奇迹。”
“我们医院时刻准备着,您放心吧。只要他回来,其他的工作交给我们。”
7、
救援小组降落月球六个小时之后。
“杜组长、杜组长,刘正洋已经修复量子分解运输机的返回传感器。经检测,可以随时开机。”
杨海向杜前程汇报维修进展。
“你瞎嚷嚷什么?我只是修好了返回传感器,也就是说输送回地球物品的开关,好了而已。但是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开机还是不行的,因为能量还不够。”
刘正洋一脸责怪的表情看着杨海,感觉宇航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不懂,瞎汇报。
“你不是说修好的吗?我以为是可以随时开机呢,你表述不充分啊。”
“切,自己不懂,还怪别人。”
“我要是全懂,我也是工程师了,我学的是航空航天,没有学量子机电。我汇报错了,我向你道歉行了吧?”
“道歉有什么用,只是让组长觉得我们做事急躁。”
刘正洋看了看杨海,又开始检测量子分解运输机的整体情况。
杨海也服气,毕竟术有专攻。
“杜组长,刚才我的汇报有误,是返回传感器更换好了,可以正常使用,目前还不具备开机条件。”
“明白了,刘正洋,我们现在还等什么?”
“杜组长,我们的量子分解运输机每次开机,都需要约一亿千瓦时的电能。上次阿兰-斯佩开机后,电能需要补充才行。我刚才检查了一下储能中心的电量,储能电能已达近90%。如果再等几个小时,就可以开机运行了。”
刘正洋一边检测,一边回复杜前程。
杜前程一听,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开机,等的时间也太长了。
“刘正洋,你们的设备需要等多久才能够开机?开机一次能够运行多久?”
“杜组长,开机运营一次,最短可以在半个小时,这已经是最节能的方式了。”
“这个效率没有问题,是不是能源充足的情况下,量子分解运输机随时可以开机?”
“肯定的,能源充足,可以随时开机。”
“那你们再月球建立的光伏电站和储能中心为什么不加大几倍?那样不就可以随时用量子分解运输机了吗?”
杜前程问的挺到点,既然安装一次,那就按照长时间、高使用频次考虑。
刘正洋听到后白了白眼,
“你以为我们不想?我们更希望每天开机几个小时。但这种情况下,月面的光伏电站需要再增加几百平方公里那么大,储能中心也是同步增大。你知道这个工程量有多大吗?”
刘正洋太熟悉这些参数了,但是在费用与工期的综合考虑下,他们的这台量子分解运输机,其实是验证机、样机。只不过他们直接拿来使用了。
“这倒也是,真要达到那种效果,航天飞机不知道需要往返多少次,不仅仅是成本的问题了。”
杜前程第一次感觉到自己问的有多唐突。
“我们设备维修好了,你们也把阿兰-斯佩做了检查。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吧?”
刘正洋收拾检测设备,装备装到月球车上,做好返回返回舱的准备。
“你不了解情况。指挥中心要求我们把两件事做好后,原地待命。现在我们在等待新的命令。你和杨海再查看一下量子分解运输机吧,要确保万无一失。”
杜前程是老航天员,自然懂得航天的所有流程,更懂得怎样执行。指挥中心让把阿兰-斯佩的所有检查参数实时发回,但没有进一步的指示。
而等待的时间,没有约定的。没有指定时间的等待,尤为让人心烦。更为烦的是,在远离地球三十八万多公里的月球上,穿着宇航服的救援小组,等待更是煎熬。
为了排解煎熬,杨海与加斯林开始侃大山,聊起了北国风光的种种趣事......
8、
“总指挥,月面量子分解运输机能量储备中心电量充足,可以进行传输任务,请指示。”
贵阳基地的潘建东,及时向刘博汇报相关情况,为刘博的决策助力。
刘博点点头。
“潘部长,刘正洋工程师操作开机运行量子分解运输机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刘正洋对设备很了解,这个工作可以授权刘正洋。”
“好的。”
刘博看着月面上的救援小组,又想了一会。
“王部长,我想让阿兰-斯佩再从量子分解运输机回来,您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
王部长没有思考。
“怎么去的,怎么回来。这样的做法是常规操作,特别是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很多未知的事情会发生,但总要试一试。”
王部长谨慎又不失中肯,让刘博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潘部长、方院长,我决定用量子分解运输机把阿兰-斯佩传送回来,你们有什么建议?”
“总指挥,我赞成阿兰-斯佩由量子分解运输机传送回来。这样对他就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奇迹之旅。”
潘建东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这部量子分解运输机本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合作结晶,也信得过自己的技术。
“总指挥,我们医院派人到贵阳基地做好接人准备。这样可以提前介入诊疗,再回发射中心医院,我们详细的做分析研究。”
“那好,既然我们准备工作也到位了,我们就让阿兰-斯佩从量子分解运输机回家!”
刘博也查看了一下月面储能中心的数据。
“王部长,您下令吧,让他们送阿兰-斯佩回家。”
“好的,我现在让他们把阿兰-斯佩送回来。”
王部长核对了一下数据。
“刘正洋、刘正洋,听到请回答。”
“我是刘正洋,指挥中心有什么指示?”
“我是应急管理部王部长。现在我命令你负责把量子分解运输机检查、开启。根据数据显示,月面储能中心的电量,已经达到开机要求。”
“收到,储能到位,开启量子分解运输机。”
刘正洋一边汇报,一边按动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启动开关。整个量子运输机好像有了生命,一排指示灯逐次亮了起来。
“杜前程,你们三人负责把阿兰-斯佩送进量子分解运输机。注意对阿兰-斯佩不要乱动,保持姿势最好。听明白请回答。”
“报告王部长,救援小组明白。把阿兰-斯佩送进量子分解运输机,并使其保持现有姿势。”
杜前程对命令的执行已经养成了习惯,不问,快执行,已经成了整个航天中心的楷模。曾有人打趣杜前程,你只是一个应声虫式的作案工具吗?
杜前程笑着回答说,我们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了解的信息少,特别是对任务的本身与背景,了解的不如领导们多。你不执行,你还能做什么?
“好,开始执行命令。”
“保证完成任务!”
杜前程招呼丹-布朗、杨海,三个人将阿兰-斯佩围起来。杜前程双手抱住阿兰-斯佩的两个胳膊下方,杨海与丹-布朗各抱阿兰-斯佩一条大腿。三个人笨拙的抱着阿兰-斯佩走向量子分解运输机的入口。
刘博他们在指挥中心仔细观察着救援小组人员的每一个举动。
在月面活动与地面完全是两回事,特别是宇航服的笨重减少了救援小组的感触及反应速度。
杨海抱住阿兰-斯佩的大腿后,向量子分解运输机走了才两步。脚底下一个坑,一脚踩深了,杨海向前倒下去。牵连杜前程、丹-布朗、阿兰-斯佩顿时人仰马翻,一齐倒在了月面上。
指挥中心的人,看到他们一齐倒下去,顿时紧张了起来。
杨海是最先倒下去的,也是最先爬起来的。看了看脚底下一个深达三十厘米的坑。
“哎,一个深坑,可害苦我了。抱着大腿看不清楚路啊。”
“别叨叨了。杨海,快过来,把我拉起来。”
丹-布朗被阿兰-斯佩压在身上,又不敢乱动,更不敢把阿兰-斯佩推到在月面上。
杜前程略微好些,阿兰-斯佩的头、胸像是睡在他的怀里。只是杜前程没有抱怨,也没有动,似是在想着什么。
“杨海,你先别动。刘正洋,你快过来帮我们。你和杨海一起把阿兰-斯佩抱起来。”
这是杜前程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刘正洋马上走了过来,刚才的一幕他看的清清楚楚,他们的慢动作式摔倒,反而把刘正洋看乐了。
刘正洋与杨海,一人抱住阿兰-斯佩的胳膊,一人抱着阿兰-斯佩的大腿。杜前程与丹-布朗顿时觉得身上轻松了很多。
“你们两个人少用力,别撕扯坏了阿兰-斯佩。丹-布朗你先跪着再起来,我们一起同步站起来。”
杜前程听见他们都同意,就开始喊。
“一、二、三、起!”
四个人相互观察着,慢慢的同时站了起来。
“好,我们四个人步调一致。这次均衡了,千万别再出问题了,不然,阿兰-斯佩会在梦里骂你。”
刘正洋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句。
杨海可就挂不住脸,这不是说他吗?
“梦里骂什么倒无所谓。真要是从量子分解运输机送回去,可别因为某人的操作失误,少了小弟弟。阿兰-斯佩会梦里去找他。”
“你们少说风凉话,专心走好自己的路。”
杜前程一发话,他们两个也就专心抬着阿兰-斯佩走到了量子分解运输机的门前。
“大家慢一点,先把阿兰-斯佩放在量子分解运输机的传送带上,慢一点。”
刘正洋指挥着,毕竟,这里才是他的主场。
“杨海你慢点!你这么着急干什么?要不你和他一起回去。”
刘正洋看到杨海正在推阿兰-斯佩向传送带里面再推推。
“我暂时不想和他一起。如果量子分解运输机传错了,我俩的零件互换了,不就麻烦了吗?”
杨海可不傻,暂时不想冒险。
“放好后你们走开,我启动传送带,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刘正洋边说边做,目送阿兰-斯佩被送进量子分解运输内,量子分解运输机入口的密封门放了下来。
“报告指挥中心,阿兰-斯佩已经进入量子分解运输机,是否传送,请指示。”
杜前程的声音顿时让指挥中心的人醒了过来,全神贯注的看着刘正洋,而忘了杜前程才是救援小组的组长。
王部长接过话来。
“请开启动子分解运输机,把阿兰-斯佩送回来。”
“是,启动量子分解运输机,让阿兰-斯佩回家。”
杜前程重复了一下命令,同时又对刘正洋重复一遍。
刘正洋点点头,用右手的拇指压向传输开关。
传输指示灯亮起三秒后,控制屏上显示:
“传送任务已完成!”
“我靠,这么快?”
杨海觉得不可思议!
“是不是不信?你有胆量,可以试一试。让杜前程组长向指挥中心汇报一下,这都不是难事。”
刘正洋对杨海的惊讶不以为意,反而怂恿他。
“别了,中外有别。要不让丹-布朗搭个顺风车回去吧。嗨,丹-布朗你想体验一下吗?”
杨海马上转过头,问丹-布朗。
“你想用激将法?没用。你一肚子坏水,没安好心。”
丹-布朗笑了笑,看着杜前程。
意思是,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是不是该起航回程啊?
“是的,我请示指挥中心。”
杜前程向王部长请示:
“报告指挥中心,救援小组任务已完成,是否启程回程,请指示。”
“救援小组,救援小组,你们任务已完成,请尽快返航。”
王部长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救援小组可以启程回来了。
“是,救援小组返航。”
杜前程与组员将装备检查一遍,刘正洋将量子分解运输机关闭,陆陆续续登上月球车,开向返回舱。
“刘,这次月球之旅结束了,你有什么体会?”
丹-布朗看着刘正洋问到。
“我?宇航员有什么了不起吗?不就是个飞船的乘员吗,只是起降比较难受一些而已。我这不也可以来回吗?”
“癞蛤蟆是怎样飞起来的?”
杨海的话,让杜前程他们都笑了起来。
9、
“报告总指挥,阿兰-斯佩已经从量子分解运输机中回来。现在方院长及医疗团队正在给他做全面检查。”
潘建东兴奋的向刘博汇报。
“好的,我们等方院长的诊断结果。”
刘洋注视着救援小组从月球上撤离,从他们登上月球车到达返回舱、到点火升空。刘博知道,他们的回程刚刚开始,心里的担忧并没有减少多少。
“报告总指挥,方院长有话对您讲。”
潘建东的话,打断了刘博的大脑溜号。
“总指挥,我是老方。通过我们刚才对阿兰-斯佩的全面检查,我们有三个方面的事情,向您汇报一下。首先是阿兰-斯佩的身体状况,通过抢救,体温及器官逐步恢复正常功能,这是一件大好事。不过,还有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阿兰-斯佩的大脑没有任何记忆。眼睛里的信息,也完全没有了。更令人震惊的是,阿兰-斯佩的脑组织,接近百分之九十八的都不见了,头部却没有任何伤口或者手术的痕迹。”
刘博听完方院长的汇报,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再联想到阿兰-斯佩最后的一声啊,阿兰-斯佩最后经历了什么?
刘博不解的,更是方院长不解的。整个救援行动,带回来的是一个被掏空了脑组织的行尸人?
刘博命令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尽量收集阿兰-斯佩出月球的量子分解运输机后的影像资料。刘博的命令还没有下完,大屏幕上传来杜前程的声音。
“报告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返回舱在飞离月面10公里处,发现阿里斯塔克环形山的山底部全部打开,露出一个黑洞,直径约五公里。”
杜前程的报告,声音中带着恐惧。以前认为月球的环形山是月球与陨石相撞的结果,当你看到山底露出一个直径五公里的黑洞时,莫名的恐惧,让杜前程慌了。
刘博现在已经看到了阿里斯塔克环形山底部巨大的黑洞,这个黑洞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或者说,是什么时间洞口大开的?
“杜前程,做好记录与观察,全速返航!”
王部长当机立断,救援小组安全返航此刻比什么都重要!
“是,全速返航!”
杜前程的应答干脆利落。
过了不到十分钟,阿里斯塔克环形山底回复如初,似乎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目睹这一切,不管是救援小组的成员,还是指挥中心、发射中心、贵州基地的人员,都目瞪口呆。
刘博边看着阿里斯塔克环形山底的黑洞消失不见,更是没有看清楚怎么就恢复如初的。心中更是对外星,特别是外星生物的智慧水平,感到望尘莫及。
“全体都有,今天发生的任何事情,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得向外界扩散,违者按杀人犯判处。另外,方院长马上带着阿兰-斯佩回发射中心医院,全力解开阿兰-斯佩大脑之谜。”
“明白,立即执行。”
刘博听到王部长、潘建东、方院长的答复,忽然感觉身体的疲劳与沉重,瘫坐在了椅子上。